國務院出臺“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制定大氣、水、土壤規劃路線,組織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等25項重點工程。
投資要點:
大氣治理仍為重中之重,淘汰燃煤
鍋爐及園區集中供暖將提速
文件要求對京津冀地區大力減少冬季散煤使用量、長三角地區地級以上建成區基本淘汰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珠三角地區加快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并相應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整治。目前來看,大氣治理核心仍是減少煤炭消費總量排放,而治理重點逐漸從電力減排轉向非電減排,而我國工業企業的燃煤小鍋爐數量眾多,我國已經接連出臺政策要求力爭實現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率達到60%以上,并取締部分地區燃煤小鍋爐,鼓勵熱電聯產替代等政策,未來看好工業園區集中供熱方式淘汰燃煤小鍋爐的政策將會愈加趨緊。
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提上日程,污染源監管改造政策趨緊
從國家實施的25項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工程可見,工業園區燃煤鍋爐淘汰、脫硫脫硝改造、VOC治理、危廢處理處置仍是監管重點。工業污染源普查,污染排放監測系統的建立仍是重要任務。大氣治理將逐漸轉向工業企業等非電行業,而企業污染源監測系統的建立也利好于環境監測行業。
加強生態環境信息系統建設,土壤修復仍以監測調查為主
文件要求建設和完善全國統一、覆蓋全面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測監控系統,并要求到2020年,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目前,土壤監測網絡建設仍是土壤治理的工作重點。而環境治理的前提在于環境監測體系的建設,生態質量監測體系與工業污染源監測體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環境質量監管和排污費收取。
流域污染綜合治理帶動黑臭水體、農村環境治理
文件要求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比例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建制村13萬個。目前黑臭水體仍是城市水環境治理的重點,政策期限明確將帶動治理提速,我國不斷深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污水、
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將會受益。
投資建議
1)工業園區集中供熱標的:長青集團、富春環保;
2)流域綜合整治標的:環能科技、興蓉環境、華控賽格;
3)環境大數據建設、土壤監測標的:聚光科技、理工環科。
風險提示
政策變動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工業企業盈利下滑的風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