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又現漲價潮,企業如何破局?
LED燈具定制化,或成未來競爭焦點?LED車燈產業鏈,國內LED企業作為幾何?……筆者將一一為您解讀。
聽聞“漲價潮”,近七成照明人認為利于行業發展
筆者:原材料又現漲價潮,企業如何破局?
在新常態的經濟周期中,制造業和其他行業一樣都處于同樣的需求不旺的境地。只是制造業由于更貼近市場,春江水寒鴨先知罷了。
正如我們身處春夏秋冬變換的季節之中,企業也會面臨宏觀經濟環境的氣候變化,無論我們的企業規模有多大,也不能改變這種外界的變化,企業只能順勢而為。正像我們刮風下雨天仍要出門一樣,企業也必須在難以預料的變化之中,不斷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勇敢前行。由于受到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原材料面臨著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我相信每個企業都會反復權衡,轉嫁成本給環環相扣的用戶是否是明智的選擇。如果是企業自身而非行業的行為,一定面臨失去用戶的風險。上海酷藍的主要業務是出口北美市場,美金的升值抵消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酷藍贊成理性的決策,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活下去才是第一選擇,同時堅決抵制囤積和炒作引起的漲價潮。企業在此情況下,也需建立適當的對沖機制,比如擴大出口銷售、不斷創新保持競爭力等措施來轉移壓力。
(點評嘉賓:上海酷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欽恒)
LED燈具定制化前景:既是考驗又是機遇
筆者:定制化或成企業未來競爭焦點
隨著技術發展,LED行業在技術層面已經逐漸走向成熟,新的技術突破,需要花費比以往更大的成本,甚至部分領域技術上基本已無創新空間。未來更多的爭奪,將會集中在成本的競爭。
成本競爭,則容易引發價格戰,從去年年中爆發的價格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企業在技術上無法找到新的盈利點,唯有求助于價格,一旦多數企業采用這一手段,其結果往往就是演變為價格戰。2016年開始,已經有一批企業從價格戰泥潭抽身出來,開始轉型做其他領域的產品。
而飛利浦,歐司朗為代表的國際企業,也早就看出了LED行業技術上的頹勢,早早抽身撤出制造領域,開始做差異化競爭,專注照明品質與光環境塑造,不得不感嘆巨頭嗅覺的敏銳。不過話說回來,差異化僅僅是定制化的開端,定制化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其中包括依據客戶的各方面條件提出專業性的意見,還可滿足客戶的個性化服務需求,這些個性化的服務,都在不同程度的提高LED準入門檻。
全面解讀LED車燈產業鏈及市場應用
筆者:LED車燈產業鏈,國內LED企業作為幾何?
本篇文章指出,LED光源由于
節能等原因,在汽車應用領域較多,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未來車燈市場將高速增長。
我們看到在整個車燈產業鏈中,國外大廠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在LED芯片中,圖中列出了朗明納斯、歐司朗、日亞、三星等知名大廠;在LED封裝中,朗明納斯、晶元、億光、科銳、日亞、光寶科機等占據市場主流;在LED光源模塊部分,文章提到了朗明納斯、科銳、歐司朗等企業。
在文中的這張LED全景圖中,木林森照明和國星光電兩家國內企業出現在了LED封裝環節的名單中。
汽車LED項目的前景被看好引來國內企業的注目和重視。目前鴻利智匯的汽車照明部分已經成為公司業績的亮點,發展可圈可點;投資5億元的江西省綠野汽車照明業已投產。未來汽車照明在國內如何發展令人期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