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環保產業的發展和人們對環境關注程度的不斷提升,環境問題的復雜性日益凸顯,僅靠傳統手段與措施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環境治理的需求,環保企業由單一“裝備制造商”向“環境綜合服務商”轉型勢在必行。本篇中,和君對環境服務業上市公司進行了掃描,并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公司,對其發展脈絡進行深入分析。
特別說明,本研究不是環保行業的投資指南,亦不構成任何推薦,作為回顧性研究,僅代表了我們對于行業的觀察和思考。
一、環境服務行業A股上市公司基本情況
(一)板塊分布
相對于其他細分行業,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數量較少,僅有5家,占比5.38%。
其中主板1家,為瀚藍環境;中小板2家,為雪迪龍和理工環科;創業板2家,為三聚環保和先河環保。
(二)地域分布
就地域分布而言,5家企業分布于北京、河北、浙江和廣東。
圖1 環境服務業上市公司地域分布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三)規模分析
就總市值而言,5家環境服務業上市企業的總市值均在50億以上,其中三聚環保的總市值最高,達327.76億元,其余4家企業總市值則相對較低。
圖2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市值情況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就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而言,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流通比例為65.55%,5家企業中,雪迪龍(47.16%)和理工環科(39.26%)的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余三家公司流通比例均在70%以上,流通股占比較高。
圖3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就總資產和所有者權益而言,瀚藍環境和三聚環保的總資產較高,均在100億元以上,二者資產負債率在40%-60%;而先河環保和雪迪龍總資產規模較小,均不足20億,資產負債率也較低,均不到15%。
圖4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總資產和所有者權益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二、環境服務行業A股上市公司近三年表現盤點
(一)盈利能力分析
環境服務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率普遍較高,2015年行業平均凈利潤率高達18.41%,同期環保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凈利率約13.44%,A股整體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平均凈利率約5.44%。其中,雪迪龍和理工環科的凈利率較高,分別為26.21%和23.66%。
圖5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凈利潤率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就凈資產收益率而言,2015年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10.69%,高于環保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其中,三聚環保和雪迪龍凈資產收益率較高,分別為17.47%和16.71%,理工環科的凈資產收益率最低,僅為3.77%。
圖6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二)成長能力分析
除了理工環科2014年營業收入出現短暫降低外,其余4家企業2013~2015年營業收入均處于持續增長狀態,成長能力較好。
圖7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2013~2015營業收入情況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從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來看,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45.05%,高于環保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其中,三聚環保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最高,達91.71%,理工環科最低,為9.70%。
圖8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2013~2015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總資產增長率較高,為60.28%,其中,理工環科最高,達147.10%,雪迪龍和瀚藍環境最低,分別為11.72%和12.56%。
圖9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總資產增長率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三)資本市場表現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60.74,略低于環保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在各細分行業中亦處于中下水平,其中理工環科市盈率最高,達95.20。
圖10 2015年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市盈率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三、成功要素分析
基于上部分分析,本部分我們選取三聚環保和雪迪龍兩家環境服務行業代表性企業進行深度分析,探索其在資源、資本、產業及管理等方面的成功要素。
(一)三聚環保:以技術為依托,轉型能源
凈化綜合服務商
圖11 三聚環保2011~2016股價歷史K線圖
三聚環保即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北京三聚化工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3日,2010年4月2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三聚環保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立近20年來,經歷了由傳統催化劑、凈化劑生產銷售企業向能源凈化綜合服務商的轉型。
2012年以前,三聚環保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于脫硫凈化劑、脫硫催化劑及其他凈化、催化劑種的研發、生產、銷售。2012年來,公司開始向能源凈化綜合服務商轉型,在積極推動各個應用領域能源凈化產品(劑種)銷售的同時,根據不同行業脫硫凈化差異化需求的特點,為客戶提供脫硫成套設備及脫硫服務,開始戰略轉型。
2011至2015年,三聚環保的營業收入從6.01億元增至56.9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從0.94億元上升至8.15億元,增速可觀。可以說,三聚環保在夯實傳統劑種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基礎上,緊追市場趨勢,向能源凈化綜合服務商轉型的策略,是企業本身得到快速發展的關鍵。
圖12 三聚環保2011~2015營業收入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圖13 三聚環保2011~2015凈利潤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我們發現,伴隨著公司的轉型升級,三聚環保的研發投入也大幅增加,2012年是公司轉型的起始年,公司當年研發投入是2011年的3倍,占營業收入高達7.17%。一方面,三聚環保是科技部認定的高新企業,擁有北京研發中心、沈陽研發中心等,研發體系完備,技術優勢突出,2014年被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授予“第六批北京市專利示范單位”,截至2015年末累計獲得發明專利142項,實用新型33項;另一方面,三聚環保特別注重與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合作開發、引進與公司發展方向密切相關的先進技術,推動公司轉型升級,圍繞公司戰略和主業進行持續的科學的技術開發是其轉型升級的重要保障。
圖14 三聚環保2009~2015研發投入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二)雪迪龍:多種方式深耕監測領域,“一站式”服務打造綜合平臺
圖15 雪迪龍2011~2016年股價歷史K線圖
雪迪龍即北京雪迪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9月在北京成立,2012年3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雪迪龍作為環境監測行業的最早參與單位之一,是專業從事分析
儀器儀表、環境監測系統和工業過程分析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運營維護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近年來,國家對于環保行業的持續投入及對于環保監管的嚴格執行,給環境監測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雪迪龍作為國內環境監測和分析儀器市場的先入者與領航者,在政策驅動的環保熱潮中迅速由較為單一的監測設備供應商發展成為環境綜合服務提供商。目前公司的業務范圍已涵蓋諸多領域,監測要素已覆蓋廢氣、空氣、廢水、污水、土壤等多個方面,監測類別已涵蓋在線監測、實驗室監測、應急監測及第三方檢測,并通過投資合作等形式開展環境治理業務。
圖16 雪迪龍的產品體系
2011年到2015年,雪迪龍的營業收入處于持續增長狀態,從3.28億元增至10.0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也迅速增長,從0.79億元增至2.51億元。
圖17 雪迪龍2011~2015年營業收入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圖18 雪迪龍2011~2015年凈利潤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通過梳理雪迪龍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對新興市場的敏銳感知以及大刀闊斧的投資并購手段,是雪迪龍快速發展的三大要素。
一直以來,雪迪龍十分注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運用多種渠道和手段促進研發創新,一方面鼓勵支持研發部門通過自主研發完善公司產品體系,另一方面重點尋求和引進海外高端的產品和技術應用于中國市場。2011~2015年,公司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從0.14億元增至0.55億元,2015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高達5.48%。雪迪龍在2014年被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定為在線環境監測技術及系統應用北京市工程實驗室。其研發的大氣顆粒物在線監測儀器、PM2.5便攜式監測儀、水質揮發性有機物(VOCs)在線自動分析儀三項技術產品入選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MODEL9810 CODCr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MODEL9820氨氮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MODEL9870自動水質采樣器三項產品獲得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證書。過硬的技術能力和緊隨市場的可持續創新使得雪迪龍成為環境監測行業名副其實的技術龍頭。
圖19 雪迪龍2011~2015研發投入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和君分析
對市場的高度敏銳使得雪迪龍能夠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及時調整自己的業務布局,搶占市場先機。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各省市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也陸續出臺,雪迪龍及時捕捉到其中的市場機會,將目光投向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在積極開展智慧環保業務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智慧環境投資業務,提供監測領域相關的“產品供應+投資+建設+運營”一條龍服務。VOCs治理被納入《“十三五”規劃綱要》促使雪迪龍加強VOCs監測方向的布局,2015年公司已經著手布局VOCs監測市場,并取得了一定的銷售業績。2016年6月21日,雪迪龍更是發布公告,擬非公開募集資金不超過11.84億元,用于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綜合項目、VOCs監測系統生產線建設項目、監測系統生產線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敏銳地感知行業動態并及時調整業務布局是雪迪龍的第二項成功要素。
雪迪龍上市以來,投資并購動作頻頻。2014年,雪迪龍先后參股了北京思路創新公司,合資開設了北京科迪威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全資支持北京雪迪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控股青海晟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并且籌建完成深圳創龍清研科技有限公司,拓展了其在環境數據平臺、水質監測、環境治理方面的業務和新型傳感器、監測設備及環境物聯網領域的高新技術引進及科研成果產業化工作。2015年雪迪龍繼續推進外延擴張,綜合籌劃產業布局,除了收購國內青島吉美來44%股權、科迪威公司剩余60%股權,合資成立重慶智慧思特環保大數據有限公司以外,還積極進行海外并購:先后收購了英國KORE公司,獲取高端質譜儀技術;收購比利時ORTHODYNE公司100%股權,共同研發色譜新產品并應用于國內市場,同時,雪迪龍的產品也將借此逐步進軍海外市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