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進入21世紀,全球環保產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逐漸成為支撐產業經濟效益增長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為許多國家革新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目標和關鍵。我國對環保產業已經從初期的以“三廢”治理為主,發展成為包括環保產品、環境服務、潔凈產品、廢物循環利用,產業門類基本齊全,跨行業、跨地區的產業體系,年增長率為15%-20%,環保產業的產值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笆濉逼陂g,國家環保項目原計劃總投資3.4萬億元,2012年初又將此投資提高到5萬億元,可見環保產業發展道路前景廣闊。我國在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將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因此也推動了環保
儀器儀表的發展。環保儀器儀表的主要市場需求是在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測等方面。而我國環保儀器儀表的主要需求有,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遙感遙測儀器儀表三方面的需求。我國環保體系趨于完善,我國環保行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自然水資源是水務行業持續發展的基礎,人類擁有的水資源量的變化將影響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云南的能源資源極為豐富,尤其是水能資源的開發前景最為廣闊。全省地跨6大水系,有600多條大小河流,正常年水資源總量2222億立方米。云南環保產業規模龐大,受益企業將在“十三五”時期迎來巨大的發展潛力。
市場規模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6年版中國環保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認為,全球環保產業的市場規模已增至目前的6000多億美元,年均增長率8%,遠遠超過全球經濟增長率,成為各個國家十分重視的“朝陽產業”。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環保產業成為全球環保市場的主要力量。2012年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中,用于支持環保儀器設備開發的中央預算經費已達1.5億元。環保產業是近20年來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的一個新興產業。現已經成為部分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全球環保產業速度增長速度提高,我國環保產業年均增長率在15%以上。全國環保企業有3.5萬家,吸納就業人數300萬人,涌現了一批年產值超10億元的現代化環保企業。環保部目前批準建設的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26個、工程技術中心29個。當前,環保行業銷售收入實現了穩定增長,各子行業的銷售收入增速均超過了20%,行業規模最大的資源利用業的主要子行業的銷售收入增速均超過了45%。資源利用業中,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的銷售收入達到1352.93億元,同比增長59.11%;金屬廢料和碎屑加工處理業實現銷售收入1213.50億元,同比增長60.59%。受國家繼續加大對水污染治理、固廢處理等環保產業的投入力度的影響,相關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面臨問題
目前國內急需的環保儀器儀表主要包括: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儀器及自動監測系統;以燃煤電站或
鍋爐為代表的煙氣分析儀表監控系統;地面水環境質量檢測儀表及監控系統;以城市污
水處理廠和高濃度有機廢水為代表的污染源監測儀表及自控系統等。當前我國生產的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大多是中低檔產品,產品功能單一,故障率高,附加值低,在品種和數量上也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使用時還有監測頻次低、采樣誤差大、監測數據不準確等問題。這些問題既影響環境管理的科學決策和執法的嚴肅性,又易挫傷企業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的積極性。高質量的分析儀、專用監測儀器和自動監測系統多是國外引進的,因此國產儀器占的份額很小。我國環保行業產品會有哪些產品將會提高生產量和市場應用量,國產品牌能否在研發領域取得新的進展,形勢變化又會怎樣?
前景預測
從國家各項政策來看,未來幾年我國節能減排工作將迎來投資高峰,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空間廣闊,需求增長有保證,節能環保相關產業的市場前景誘人,節能環保產業無疑將迎來重大機遇。未來節能扶持力度將加強,節能服務行業步入黃金發展期?!笆濉睍r期,我國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能源短缺、碳減排與經濟發展的博弈加劇,經濟轉型與綠色發展并軌的呼聲響亮,節能減排事業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對企業來說,節能可以納入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需要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而減排涉及改善民生問題,國家應加大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投資力度。隨著未來資源稅改革的推進,地方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投入也有逐步增加的空間。節能減排作為國家最重視的一項環保環節,對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和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2016年版中國環保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對我國環保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并對未來環保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環保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環保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環保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2016年版中國環保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最后闡明環保行業的投資空間,指明投資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戰略建議,以供投資決策者參考。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6年版中國環保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是相關環保企業、研究單位、政府等準確、全面、迅速了解環保行業發展動向、制定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專業性報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