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遇期來臨 環保產業新故事即將上演!
發布時間:2016-6-8 來源:上海證券報
環保產業新故事上演 投入每年增至2萬億 一批重大環保科技專項和工程啟動環保產業新的機遇期來臨,環保產業的新故事也將上演。這是記者7日從“國際清潔技術與融資峰會暨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第一屆年會”上得到的....
環保產業新故事上演 投入每年增至2萬億 一批重大環保科技專項和工程啟動
環保產業新的機遇期來臨,環保產業的新故事也將上演。這是記者7日從“國際清潔技術與融資峰會暨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第一屆年會”上得到的信息。
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當天在會上說,不斷加速的環境治理將極大地激發環保科技創新,為環保產業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據測算,隨著大氣、水和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計劃的全面實施,今后5年中國環保投入將增加到每年2萬億元左右,推動環保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經濟增長點。
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
“以環保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已成為當前中國解決環境問題的共識。”黃潤秋說, “十三五”期間,環保部將大力推動建立服務環境質量改善的環保科技創新體系。將堅持重點突破,推動環保重大科技專項和環保重大工程的實施。
據介紹,環保重大科技專項包括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水專項)、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重點專項、清潔空氣研究計劃等重點科研專項,以及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危險廢物與有毒有害化學品管理、核與輻射安全等。
在實施環保重大工程方面,環保部將持續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等重大工程。去年底,環保部等3部委開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提出到2020年,全國所有具備改造條件的燃煤電廠力爭實現超低排放。目前,已有2億千瓦時燃煤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一大批先進適用脫硫脫硝除塵及其系統集成組合技術被開發出來,并得到大規模應用,實現了中國燃煤大氣污染物減排的歷史性突破。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確定的包括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等一批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對生態環保工作具有全局性意義。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將越來越多需要依靠科技,因此實施環保科技工程勢在必行。而且,從長遠看,環境科技創新體系的培育既利于生態環保,又有利于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創新發展、綠色發展。
因此,黃潤秋說,“十三五”期間,環保部還將做好環保技術成果轉化,構建上下聯動的環保產學研用協作機制。加強國家環保科技成果共享平臺建設,建立互聯互通共享的成果庫及信息服務平臺,鼓勵專業機構開展成果分析挖掘和運營服務,建立成果轉移、轉化新機制。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看來,環保產業同樣面臨升級的問題,需要發展更高端的產品和服務,而發展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都依賴于技術的進步、技術的創新。所以,要按照國家的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培育附加值高的環保產品或服務。
多政策營造環保產業發展環境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圍繞環境治理等領域的瓶頸制約,制定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發展綠色環保產業,擴大環保產品和服務供給,發展環保技術裝備。
據黃潤秋介紹,環保部將多舉措完善和優化市場環境,促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在政策環境方面,環保部將建立環保先進技術發展機制,完善對治污領域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技術研究的政策與資金支持機制;完善環保先進技術示范應用的鼓勵性政策制度;建立實施治污先導技術研發儲備制度和技術實驗評價制度;加大環保產業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在規范行業方面,環保部將規范環保行業競爭秩序,構建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強化環境項目信息公開,建立完善的多方監督體系;加強環保企業項目績效評價,建立健全評價體系和方式方法;推進環保企業信用評價,讓環保企業接受社會監督,探索建立黑名單制度。
對此, 李佐軍認為,環保產業真正的驅動力還在于市場的需求,市場的力量是最強大的,要解決的是環保產品的需求問題。首先是把環境更多地變為消費者需要的環保產品、生態產品,鼓勵消費者去購買,然后培育一批環保方面的創新型企業、優秀企業,環保產業才能發展起來,再往后才是通過政策的鼓勵來引導企業發展高端的環保產品,這是發展環保產業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