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昨日進入第八天。在昨天的日程表上,正式會議一項是個空白。全天都是各種非正式會議。
但若認為“非正式”就意味著“不重要”,那就大錯特錯了。
隨著部長們的到達,這些閉門會議的“桌下談判”往往更具實質意義。“這是以往的經驗。”一些多年參加談判的人士對CBN記者說。
不過,今年的閉門會議實際上是“半開門”,因為各方之間的博弈早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相互之間幾乎已無秘密可言。
印度:
同非洲提案融合是好消息
昨日,印度氣候談判代表團團長、環境部長拉梅什成為會場內的一個明星。此前一周,他一直不在會場。CBN記者和印度代表團成員下榻在同一家酒店,此前印度代表總是說他們的團長“過幾天才來”或“在路上”。上周五,他終于到了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當地時間12點,七十七國集團+中國的閉門會議結束,拉梅什與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一道走出會場。兩個人并排地快步走開,不過還是沒有避開大批聞風而到的記者。
“我與解(振華)保持著非常密切的協調。”拉梅什一邊走一邊對CBN記者說,在氣候談判中,中國與印度是“盟友”,共同代表著七十七國集團+中國,特別是其中的主要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中印的提案可以和非洲提案融合,這對氣候(協議)是個好消息。”說罷,他便與解振華一起上了通向工作間的電梯。
在上周末對印度本國媒體的新聞發布會上,拉梅什說:“我們(印度)不會談一個新的公約,也不會談一個新的議定書。”他強調堅持公約、京都議定書與巴厘島路線圖。
盡管此前小島嶼國家與中國、印度等國在立場上有所區別,但拉梅什至少傳遞出一個信息:在發展中國家集團中,主要發展中國家與非洲國家至少站在了一起,并試圖與小島國再次站在一起。“我們需要與他們(小島國)的共識與協調。”拉梅什說。
非洲:反對“無視”KP
與此遙相呼應的是,當地時間昨日上午11點左右,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非洲國家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完全不同意大會主席赫澤高關于“先談公約、再談議定書”的建議。他們認為,應該先談議定書,再談公約。這與中印的立場是一致的。
今天早上大會主席赫澤高提出建議,先解決公約下的長效合作行動(LCA),其暗含的意思是京都議定書工作組(KP)可以緩行。她還強調,希望在2010年達成“單一協議文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