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看來,滿身滿臉黑煤灰的形象就是煤礦工人的真實寫照。
然而,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薛家灣鎮的、全國最大露天煤礦神華準能集團公司黑岱溝礦區,想象中黑塵滾滾的惡劣作業環境卻沒有出現,這歸功于一項抑塵新技術的應用。
新技術有效捕捉細小微粒粉塵
傳統濕式作業效果有限,耗水量大
在黑岱溝煤礦3#破碎站,隨著巨型裝卸卡車的廂斗緩緩抬起,滿載的原煤傾瀉而下,安裝在破碎站接收口兩端的抑塵噴灑系統瞬時自動開啟,以往四起的黑煙在霧狀抑塵劑的作用中被消滅于無形。
“不僅如此,經過抑塵劑噴灑后的原煤在隨后4公里內的長距離皮帶輸送過程中,即便經過多達5個轉載點也不產生二次揚塵。”神華準能公司選煤廠廠長武國平告訴記者,通過現場測量、計算,采用抑塵技術后,僅黑岱溝選煤廠每天可以減少近20噸50ppm以下煤塵排放至大氣中。
“到目前為止,國內其他礦山防塵大部分采用的仍是濕式作業,即灑水或噴水霧。這對于煤塵中細小微粒,尤其是直徑10微米以下的煤塵,抑制作用有限,降塵效果不佳,且耗水量大,影響煤炭熱值。”技術提供方、北京華揚怡和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吳楓博士表示,華揚怡和粉塵治理方案能有效捕捉2.5微米以上的粉塵顆粒,耗水量更少(節水約60%),平均降塵率80%以上,最高超過90%,對煤質和設備影響更小的同時提高煤炭燃燒值。
2013年9月,神華集團公司辦公廳下發《2013年度神華集團公司先進適用節能環保技術推廣目錄》,華揚怡和成為惟一入選的綜合煤塵治理廠商。
新技術處理成本有望更低
單次處理的噸煤成本增加約0.6元,還可彌補經濟效益約0.15元/噸煤
“針對煤炭粉塵治理的技術目前大致可分為濕潤型和結殼型兩大類型,前者偏在動態環境下應用,如皮帶運輸機轉載、破碎加工、火車翻車、輪船裝卸和卡車卸料等,而后者適用于靜態的物料封存,如公路運輸、堆場封存、鐵路運輸車廂封頂等。”吳楓介紹說。
他們研發的濕潤型抑塵劑是一種可生物降解的環保高分子表面活性劑,原理是通過改變水的表面張力,提高水分子捕捉、吸附、團聚粉塵微粒的能力,瞬間捕捉粉塵,并且起到濕潤、粘接、凝結、吸濕的作用。而結殼型抑塵劑的原理是通過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噴灑到物料表面,快速滲透固化成膜,形成從1/4到幾英寸厚的結殼,具有堅固、粘合的特性,依不同要求持續20日~60日不等。
“為達到理想的降塵效果,抑塵劑的添加量會根據不同地區的水質硬度、含煤塵量和應用環境有所差別。目前在黑岱溝礦區,抑塵劑與水的摻比約為1:600,單次處理的噸煤成本增加約0.6元。”吳楓認為,由于能夠有效避免煤粉損失、節約用水,這一部分可彌補經濟效益折合約0.15元/噸煤。而更為重要的是,這可以顯著改善礦區環境,保護職工健康,降低礦山安全隱患,提升職工和社會的滿意度。
華揚怡和董事長孫怡表示,目前已有確鑿的國產化戰略和計劃,會在不斷改善粉塵治理效果的同時逐步降低產品成本,以滿足未來不同企業的粉塵治理需求。
據了解,華揚怡和在國內大型煤炭、電廠、鐵路、港口等均有成功運用,并進入神華、中煤、大唐電力等知名企業。至今已經在神華準能、神東、寧煤、黃驊港、神華鐵路,為超過1億噸煤炭進行了粉塵治理,使近30萬噸煤粉回到煤堆中,至少減少煤耗損失1億元。
“依托于煤炭行業粉塵抑制產品的經驗,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對道路、鋼廠、水泥、巖石礦山抑塵相關產品系列的開發與研究,拓展了產品鏈的廣度和深度,成熟的產品即將投入市場。”孫怡表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