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市場行情 » 正文

碳交易可成為利用市場機制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

發布時間:2009年12月14日 來源:新華網

....

  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種市場機制,“碳排放交易”近年來已引起關注。不少人希望,碳交易可以成為利用市場機制應對氣候變化、引領低碳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法律前提


  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排放本不是可以用來交易的商品,但1992年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為碳交易提供了法律前提。《京都議定書》確立了三種機制,即清潔發展機制、聯合履行機制和國際排放貿易機制,允許發達國家通過碳交易市場靈活完成減排任務。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在2008年到2012年第一承諾期內,需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5.2%。一些發達國家因此對碳排放行為進行總量控制,由此導致碳排放權稀缺,使之成為一種有價資產。


  碳交易既可以在國與國之間進行,也可以在一國內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最終效果是控制碳排放總量,應對氣候變化。


  舉例來說,一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對有關企業排放額設定限制,一家企業排放限額為50噸,最后由于減排效果出色,實際排放為40噸,這中間10噸的差額就可以作為碳排放權賣給其他企業。如果正好有一家企業排放限額為40噸,最終排放了50噸,就可以從第一家企業購買10噸的排放權。結果是兩家企業排放均實現達標。


  這種交易至少有兩個效果,一是對所有企業都有激勵作用,多排放將支付額外成本,少排放可以獲得資金;二是碳排放總量可以得到控制。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實際碳交易過程、市場機制等遠比這要復雜,但原理大致如此。


  市場增長


  在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出現爆炸式增長,市場參與者從最初的國家、公共企業向私人企業及金融機構拓展。據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ETA)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值為1263.5億美元,比2007年上升100.6%。


  目前,全球范圍內共有20多個碳交易平臺,交易標的主要有兩種,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類似期權與期貨的金融衍生品,二是相對復雜的減排項目。


  在眾多碳交易市場中,主要有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英國排放交易體系(ETG)、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溫室氣體減排體系(NSW)等四個碳交易市場。


  于2005年1月1日成立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2005年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碳交易總量僅為9400萬噸,但2008年已快速升至28億噸,占全球碳交易總量的近60%。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對歐盟27國實行“總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制度,是一個歐盟內部的強制減排配額市場。


  成立于2003年的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則是全球第一家自愿減排碳交易市場,2008年市場規模達到1億美元。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罗山县| 景泰县| 旅游| 眉山市| 平南县| 都江堰市| 武平县| 巩留县| 鲜城| 青川县| 罗江县| 右玉县| 慈溪市| 廊坊市| 那坡县| 邯郸市| 诏安县| 湘潭县| 渭南市| 从江县| 陕西省| 平远县| 青海省| 田阳县| 常熟市| 阿克苏市| 苍山县| 乌拉特后旗| 罗定市| 呼和浩特市| 临泽县| 白城市| 陕西省| 财经| 宝坻区| 海安县| 永清县| 东安县| 禹城市|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