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在第九屆中國水務高峰論壇上表示,國家發改委起草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導意見》本月有望出臺,發改委、財政部擬設立500億元國家環保基金,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公司提供低利息、長周期的優先貸款,環境服務公司有望迎發展良機。
從行業投資規模來看,近十年來,環保產業內“三廢”治理投資仍占主要部分,尤其是工業領域的“三廢”治理投資額占比達90%,其中又以廢水、廢氣為主,廢氣占比74%,廢水占比14%。高額的投資規模,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加上市政領域的投資規模,目前國內水處理領域的市場空間規模最大。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的研究,目前國內水處理市場空間占整個環保產業的40%左右,大氣治理占比30%,固廢占比10%。
值得注意的是,環保行業近期產業政策頻出。11月2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11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11月28日,國家調整成品油等部分產品消費稅并將新增收入用于增加治理環境污染、應對氣候變化的財政資金;《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和國家發改委起草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導意見》兩份與環保相關的重要文件預計將在本月出臺。由此可見,環保板塊已進入政策密集釋放期。
分析機構表示,未來環保產業重點關注四大細分領域。1.監測行業,新《環保法》將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執行,在依法治國、排污權交易、環境稅等諸多政策利好推動下,以機制促環保的基調確定。2.能源結構調整與氣候變化。治霾仍為重中之重,經過兩年治理,火電煙氣脫硫脫硝、黃標車淘汰快速推進,已初見成效。現已進入治霾深水區,從治理向能源結構調整過渡,清潔能源替代、煤的清潔化將成為重點。3.水權交易試點工作向前推進,“水十條”呼之欲出,水務資產有望重估。4.自下而上,重點關注VOCS行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