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消息在2012年10月份不脛而走,并引來各界不同猜測。
消息稱,英國石油公司已經拿到美國政府頒發的出口許可,獲準向加拿大出口原油。與此同時,老牌石油公司英荷殼牌和瑞士維多石油公司等其他五家石油巨頭也向美國政府提交了出口申請,開始尋求出口美國產石油。
作為世界上最依賴原油的國家,美國的石油產銷格局開始發生悄然的變化,這種變化釋放的信號,對于世界能源的格局,意味著什么?而作為另外一端的能源消費和生產重地,歐洲、中東和中國等,將有著怎樣的變化軌跡?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這些新興能源,在2020年,又將有著怎樣的圖景和命運?
我們試圖沿著這些細微變化,勾勒出新十年世界能源可能形成的新版圖。
重塑:格局之變
“到2020年,世界能源的格局是怎樣的,會有怎樣的變化?”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小杰看來,這個命題的設立需要一個參照系,“2020年是進入21世紀后的第二個十年,我們談這個十年的能源格局變化,應該將前一個十年作為參照來比較。”
對于最近十年的能源格局及走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室副主任薛力認為,“最近幾年,全球能源產業領域深受美洲板塊快速隆起的影響,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下降,其中東政策逐步發生變化,俄羅斯能源地位下降,中東、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經濟政治關系開始深化。”
“阿根廷多變的能源政策影響了頁巖氣產量的提升,普京上臺后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能源糾紛可能會增加,蘇丹與南蘇丹的能源糾紛在短期內難以根除,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導致伊朗經濟陷入困境,但無法讓伊朗放棄核計劃,各國反思福島核泄漏事故后確定的核能政策是‘繼續擁有或發展核電’。”薛力總結稱。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到2020年,世界能源格局可能最大的變化就是兩個重心的轉移,一個是能源消費重心將移向亞洲地區,另一個是以美國的頁巖氣、煤層氣和致密氣為主的能源品種的快速和大規模發展為標志,產供中心將轉向歐美地區。”
花旗銀行全球商品研究部主任EdwardMorse在其牽頭完成的《2020年全球能源報告》中認為,2020年北美將成為世界油氣供應“新中東”。其間,美國的石油產量將于2015年超過1000萬桶/日,到2020年美國石油產量凈增400萬桶/日,總產量超過沙特阿拉伯的1000萬桶/日,成為世界最大的油氣生產國。
美國PFC能源咨詢公司董事長RobinWest在今年3月曾表示,美國產量超越沙特阿拉伯和北美能源地位的上升將徹底改變世界能源供應格局,其意義不亞于能源“柏林墻”的倒塌。
傳統能源:重心漂移
談到傳統能源,近幾年來,國際能源版圖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就是美洲大陸在石油與天然氣領域的快速發展。
據薛力介紹,石油方面,加拿大憑借豐富的油砂資源占據石油儲量全球第三的位置,委內瑞拉更是憑借重油與超重油資源,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探明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而且,得益于深海鹽下層石油勘探開發,巴西石油探明儲量2011年增加到美國的一半,已經明顯多于OPEC成員國墨西哥,加拿大與巴西的石油產量都在快速增加。“天然氣方面,北美儲量已與中東不相上下。”薛力稱,“在這個變化過程中,美國成為美洲板塊隆起的主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