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商務部、國家能源局等多部委聯合36家銀行在保定召開的關于商討光伏發展方向的會議上,達成了“優勝劣汰,讓活得好的企業活得更好”的共識。“我覺得政府在協同組織對光伏企業的援助重組方面做得比較好,目前全行業都急需整合。未來大魚吃小魚后,可能會有一兩匹黑馬。”廣東某大型券商一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2012年的中國光伏產業可謂風雨飄搖。始于2011年的美國對華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之后,印度又立案開展對中國光伏的反傾銷調查,此前盛傳的歐盟反傾銷調查也終于付諸實施,并進一步擴大至反補貼調查。
海外市場遭遇全球圍剿推動了中國光伏行業危機的爆發。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光伏行業多年來虛假繁榮面紗后的真實面目。
此時,政府成了眾多光伏企業的救命稻草。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在光伏發電項目審批上有所提速,國家能源局更是以分布式能源為突破口,為光伏行業擺脫困境指出一條政策之路。此外,困擾光伏發電企業多年的并網難題,在國家電網公司“一紙明令”后開始破冰。
光伏行業在密集政策出臺后顯現一線生機,未來行業將如何發展,板塊內哪些公司能率先走出陰霾?對此,記者展開調查。
“腰斬”的太陽能板塊
11月21日,東方財富太陽能指數創出476.73的新低。該指數自2010年底上線以來曾在2011年3月份左右突破1092.94點,隨后一路向“南”,一年半時間跌幅已經超過50%。
據WIND數據統計,年初以來其太陽能發電指數成為所有概念指數中跌幅最大的板塊,個股方面,跌幅在50%左右的就多達13只,更有44只個股跌幅超過20%。
以光伏設備制造業務為核心,主要生產單晶硅生長爐和多晶硅鑄錠爐的京運通(601908,收盤價5.93元),在今年因向江西賽維和東方日升(300118,收盤價4.23元)追討違約金而備受市場關注。
截至今年三季度,京運通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2011年同期的4.26億元大幅下跌至3658萬元,基本每股收益在年中進行每10股轉增10股派3元的情況下,由2011年前三季度的0.94元/股下降至0.04元/股。
伴隨著業績大幅下滑和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京運通的股價連創新低。以復權價來看,11月16日5.81元的新低較其上市首日創出的24.84元歷史最高值跌幅高達76.6%。
與京運通有著合同糾紛的江西賽維和東方日升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東方日升股價在復權的情況下,由2011年初的25.42元最高值下跌至近日的4.15元新低,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為7.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7893萬元,兩項指標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別為16.5億元、17.5億元和1.67億元、1.18億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