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一直處在徘徊階段,企業數量、整體規模、銷售總量一直沒有實現新的突破,特別是單一企業的產值一直處在20億元以內,行業集中度上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行業觀察家認為,太陽能尚處于成長期,企業實力、行業秩序有待于積累與探索。同時,由于一直缺乏大的事件和政策推動,太陽能很難靠自身力量實現突破。
今年,“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被許多企業認為是行業里程碑事件。不過,在智誠靈動營銷策劃機構董事長王成瑩看來,“家電下鄉”只是桿杠,企業能否借助這一政策獲得突破性增長,還要看企業綜合實力、找到支撐點。
旺季銷售兩重天
被納入家電陣營后,太陽能熱水器于今年迎來了首個黃金周。不過,對于黃金周等節假日促銷對市場銷售所產生的拉動作用,不同企業給出了不同看法。
同濟陽光副總經理高小英表示,假日促銷的拉動作用很明顯,特別是“五一”、“十一”等節日銷售,占到企業近5成的銷售比重。每年的9月份至春節前,農民在秋收后收入增加,而在外打工的人也會寄錢回家,相應地刺激了農民選購太陽能的需求。
不過,揚州日利達總工程師羅聰卻持相反意見,他認為,對于許多企業而言,黃金周銷售的推動作用并不明顯。每年的6月前、9月后兩個階段是太陽能企業的傳統銷售旺季,在旺季企業的市場銷售根本不愁。
王成瑩說:“假日促銷對于太陽能企業,在城市有效,而農村無用。這主要是由于農村生活習慣引發的消費習慣變化,對節假日關注度不高。相反,一些大的集市和廟會則是企業促銷的重點,拉動作用將達30%以上。”
對于太陽能企業而言,市場拓展沒有捷徑,只有方法。高小英表示,現階段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現場路演、會議營銷。還有一種聯合營銷,由代理商聯合鄉鎮分銷商,整合大家的資源共同開展大規模的終端推廣。王成瑩也認為,太陽能市場的拓展,必須要深入農村,走村串巷。
企業支撐點在哪
經過半年多的“家電下鄉”政策拉動,許多企業從最初的積極參與競投標,到后期的忙于在各地商務部門備案登記,一直處于被動參與狀態。眼下,隨著“家電下鄉”網絡布局初成形、備案登記也陸續完成,一些企業也在反思,政策到底為企業帶來哪些利好?政策之外,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支撐點又有哪些?
今年以來,太陽雨、四季沐歌、桑樂、桑夏等企業借助“家電下鄉”政策,在市場一線較量已白熱化,圍繞產品功能、銷售網絡、價格促銷等方面的比拼激烈。太陽雨集團副總經理陳榮華說:“雖然太陽能市場起步晚,但競爭的激烈程度絲毫不弱于家電產品。特別是今年以來,圍繞前10家企業之間的較量已白熱化,正在從單一的手段向立體化較量轉型。太陽雨在積極推動‘走上去、走出去、走下去’三大市場戰略布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