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助力家電股逆勢上漲2.18%的“家電補貼”傳言并非空穴來風。
《第一財經日報》從中國家電協會人士處得到消息,政府方面近日將對第二期家電節能惠民補貼政策進行審議,涉及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熱水器等五大類產品。
家電行業人士表示,五大類產品國內年銷售額接近5000億元,在宏觀經濟放緩背景下,預計新政策將止住家電行業今年以來的下滑勢頭,使其呈現“前低后高”走向。
節能標準門檻高
上述中國家電協會人士稱,新政策由多個國家部委聯合制訂,預計整套方案正式公布會在7月,但也有說法最快6月執行。它將延續早兩年定頻空調“節能惠民”政策的基本做法,即對高效節能的產品,按一定標準,直接補貼給企業。
該人士還表示,同以往相比,這次補貼對節能的要求更高:“一般節能的產品不會補貼,比較節能的產品才會有補貼。”
根據2010年底公布、2011年實施的平板電視能效等級標準,國內將平板電視的能效分三個等級,最節能的是一級。據了解,新政策將對一級能效的平板電視進行補貼。而空調的補貼對象,可能會從以往的定頻空調,轉向更節能的變頻空調。
由于冰箱、洗衣機的能效水平已經較高,如80%的冰箱已經達到一級能效,因此不排除這次補貼政策對冰箱、洗衣機提出高于一級能效的節能要求。
有傳聞稱彩電補貼200~400元,空調補貼幾百元,但該人士稱補貼標準尚不明確。
可以明確的是,此次補貼產品的范圍比第一期家電“節能惠民”(僅涉及定頻定調)寬,但比“家電下鄉”(涉及9類12種產品)窄。知情人士透露,新政策將在“十二五”期間作為長效措施來實施。
家電業及時雨
2008年,全球暴發金融危機。為了刺激國內需求,國家接連出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三大政策,幫助中國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家電產業自2009年起連續三年實現高速增長。不過,隨著三大政策陸續退出,加上全球經濟二次探底、內需不振,家電業今年一片慘淡。
據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下稱“中怡康”)統計,今年“五一”前后三周(4月16日~5月6日),國內液晶電視銷量同比下降4.8%,冰箱下降6.4%,洗衣機下降4.7%,空調的銷量同樣也有所下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