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新聞發言人陳尚芹21日透露,正在醞釀的《國家“十二五”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將圍繞“水氣聲垃”展開,分別是工業廢水、城市污水等水污染治理,除塵、脫硫、脫硝等大氣污染治理,噪聲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等四個方面。
多位受訪專家指出,環保產業是典型的政策引導型的產業,強有力的減排政策將催生巨大的環保產業市場需求,“環保產業完全有可能、有條件成為下一輪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商機:萬億產值成共識
“未來15年將是環保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抓住這個機遇,環保產業就能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錯過這個機遇,環保產業就難以擺脫20年來‘盤子小、市場散、發展慢’的局面。”陳尚芹表示。
陳尚芹介紹,環保產業這塊“大蛋糕”,可切成環保產品、環境工程、環境服務和咨詢、環境友好產品、生態環保建設等六大塊。而按產業鏈分類,環保產業又可分為環境技術產業、環保裝備及產品制造業、環境服務業,分別歸科技部、工信部和環保部主管。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向《經濟參考報》提供的《國家“十二五”環保產業預測及其政策分析》報告指出,據初步估算,“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需求約為3.1萬億元,與“十一五”期間環保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1.35%的比例基本持平,年均環保投資為6200億元左右。
在環保投資方面,2009-2012年環保投資合計約為2.3萬億元,拉動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費用為0.78萬億元。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指出,這將為“十二五”的環保服務業發展提供巨大的空間。
招商證券(13.88,0.07,0.51%)在《行業投資策略報告》中則更為樂觀:“‘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總體投資預計將翻倍,而環境監測、污水處理、大氣污染治理、固廢處理等各個細分行業都各自存有投資機會。”
招商證券環保產業分析師彭全剛解釋道,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老牌工業化國家的環保投入,均占G D P比重在2.5%以上,我國的環保投入僅占G D P的1.5%;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56875.82億元,同比增長31.2%,比去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同比增幅高出7.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然而,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傅濤指出,環保需求并不直接等同于環保產業產值“目前環境事業需求和投資只有不到30%-40%進入到產業環節;大部分的環保投資、環保工作任務,市場主體并未真正介入。”
環境規劃院報告指出,若環保產業產值以年均增長率15%計算,2009-2012年的環保產業產值約為2.76萬億元,“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產值為4.92萬億元。有分析稱,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環保產業將保持年均15%-20%的增長率。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的初步測算則偏于保守“十二五”期間,預計環保產業將繼續保持高于15%的發展速度,到2015年,環保產業產值約2.2萬億元。其中,環境污染治理產值約為0.8萬億-1萬億元。
在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間投資等環保投資的牽引下,以投資乘數約1.4估算,“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將拉動G D P約4.34萬億元。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一位專家表示,如果在環保方面投入1000億元,將會帶來10億元的利稅增加、600億元的居民消費增加、60萬的新增就業人口“這是全社會綠色增長的最佳模式”。
細分市場熱點方面,據環境規劃院的報告初步測算,“十二五”期間城市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脫硫脫硝等重點領域環保投資約為1.2萬億元,將拉動的環保產業產值約1.32萬億元,環保設施的運行費用3415億元,其中新增運行費用16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