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半導體照明網:日前,在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圍繞光電信息產業的發展,院士、行業資深分析師、企業家代表展開一次深入討論,在新的世界能源發展形勢下,泉州的光電信息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且聽專家學者以及業內權威人士的看法。
迎來政策大調整年
如何判斷新能源利用的著力點?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技術和設備目前主要還是依靠進口,兩頭在外,中國還是需要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技術、裝備和建設自己的太陽能電站。作為中國光伏產業的一個新的聚集區,泉州的企業應該改變以往原材料靠進口、技術靠引進的模式,轉為引進人才,自主研發。
與國內其他城市一樣,經過近年的精心培育,泉州光電信息產業以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為中心,光伏產業發展進入良性軌道,不過泉州業界在光伏電池效率提升方面,還有極大的空間去探索。可喜的是,泉州已經邁出一大步,建立了光電院士專家工作站,可以以此為媒介引進國內前端科技,對泉州光伏產業做大做優很有信心。
據了解,進口一臺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需要10個月時間,2011年是一個投資年,預計產能達到21兆瓦,這一年的市場需求是消化各主要消費國補貼消減政策的影響,因此增長率將出現下降趨勢。總體而言2011年將是政策大調整年。
伴隨著功率白光LED應用的高速增長及其光效的不斷提升,預計單顆LED價格將逐步降低。照明是LED最具吸引力的應用領域,成本問題對于LED取代傳統照明非常關鍵。
如何判斷未來的市場趨勢?
專家表示,根據國家有關規劃,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15%。而新能源的性價比也將進一步顯現。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發電隨著儲藏量的減少也可能導致發電成本上升,而太陽能電池本身轉化效率的提高,成本也將降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