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緣起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對于我們一個又一個家庭與個體來說,有了垃圾之后一扔了之。然而就在這日復一日,仿佛輕描淡寫的一扔了之的過程當中,一座又一座城市卻已經不堪于垃圾的重負。11月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周刊》欄目對城市垃圾進行了報道,節目指出全國近七百個城市當中有2/3的城市已處在垃圾的包圍之中,其中有1/4的城市基本已經沒什么垃圾填埋堆放的場地了。
■ 將新聞進行到底
“哐當”一聲,當第17個人隨手把手上裝有半根玉米的塑料袋一起扔進垃圾箱的時候,手表剛走完二十五分鐘。筆者在北京西三環北路附近的一處垃圾回收箱旁見證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尋常一幕:前來投遞垃圾的17人中沒有一個人按照垃圾桶上的“可回收物”、“有害物”、“其他垃圾”進行分類,多數人都是隨手一扔,甚至一對情侶走過,當男的把礦泉水瓶扔出了垃圾桶外,女的還直笑他扔得不準。當一位貌似大學生的同學被詢問“為什么不按照垃圾箱上的說明分類呢?”她表示“沒注意,一般都是順手,怎么方便怎么來。也沒見環衛工人分開收集過啊,能把垃圾扔進桶里就不錯了。”在首都,垃圾分類已然形同虛設,其他城市情況可想而知。
令人諷刺的是,北京早在1957年就提出了垃圾需要分類,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垃圾分類的國家。“其實,垃圾問題遠遠不止這些,城市早就需要‘大掃除’了。”中國環境學會專家杜桂森對記者說道。
———— 北京垃圾 ————
垃圾“三兄弟”,年產近兩千萬噸
據北京市環境保護局今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市2009年“造”出垃圾1925.1噸,其中工業固體廢物產量1242.36萬噸,工業危險廢物12.26萬噸,醫療廢物1.48萬噸,生活垃圾669萬噸。
“城市垃圾主要分為三大類,老大工業固體垃圾,老二生活垃圾,老三危險廢物垃圾。”杜桂森說道。據了解,工業垃圾主要是指機械、輕工及其他工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排出的固體廢棄物,如機械工業切削碎屑等。
“危險廢物垃圾雖然在垃圾總產量中算不上多,但危害卻不可小覷。”杜桂森解釋說,危險廢物是指具有化學反應性、毒性、腐蝕性、爆炸性、易燃性或引起危害的垃圾,如廢日光燈,廢水銀溫度計,含汞、鎘、鎳鉛的廢電池等,一些醫療廢物處理不當還會有致病微生物存在。而2009年北京市危險廢物垃圾13.74萬噸,較2008年增長了7.8%。
比之建筑垃圾,2000萬噸的城市垃圾產量可謂小巫見大巫。有人曾經對北京建筑垃圾的回收情況進行過調查,發現在北京每年產生4000萬噸建筑垃圾中,只有10%會被運往指定的消納場所,其余的或被隨意傾倒,或被運往非法運營的填埋地進行處理,回收利用率不到40%。
老二裝車,可停三環一周
按2009年669萬噸生活垃圾計算,北京市日產1.83萬噸生活垃圾。有人說,如果北京將自己一天的垃圾裝滿卡車,至少可以停滿三環一周。
據悉,目前我市已建成的垃圾處理設施共25座,其中,轉運站6座,綜合處理廠4座,填埋場15座,垃圾主要采用衛生填埋處理,每年占用土地500畝,大量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垃圾處理設施嚴重不足。
“五環、六環外存在一個垃圾圍城,大大小小近100多個垃圾處理廠,多數規模在上萬平方米。”一位長期從事北京水資源保護的專家不無擔憂地對記者說道,“大量的垃圾令土壤消化不良,長期也會對地下水質產生影響,對周圍空氣質量也是挑戰。”
自由攝影師王久良在廣東連州國際攝影展上公開的一組反映北京垃圾的《垃圾圍城》攝影系列就平靜的告訴我們,垃圾正在吞噬城市。世界垃圾年均增長速度為8.42%,而中國城市每年產生固體生活垃圾1.5億噸,存量已達70億噸,增長率高達10%,居世界首位。
清華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聶永豐也表示,“三分之二的中國城市面臨‘垃圾圍城’,這種說法并不夸張,反映了事實情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