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作為具有光明發展前景的新能源,近年來頗受關注,以太陽能熱水器為代表的綠色能源產業發展迅猛。由于門檻低、企業多,該行業無序混亂狀態也逐漸成為這幾年的焦點。前不久,海爾聯合中國寶鋼、美國GE等公司聯合成立了太陽能產業領域的首個質量聯盟。全國太陽能標準化委員會秘書長賈鐵鷹告訴記者,最近幾年,將重點加強標準建設,以此來規范、引導行業發展。
行業門檻太低
行業門檻低,導致大量企業涌入。這幾年,涉足太陽能領域企業的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趨勢。以熱水器行業為例,2009年,太陽能熱水器廠家達5000多家,品牌超過6000個。
據了解,我國對于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產并沒有實行“生產許可制度”,大部分太陽能熱水器一般不使用電,也不需要通過中國強制認證(3C)。盡管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質量國家標準,但所有上市銷售的太陽能熱水器并不需要單獨檢測,只要企業按照國家標準來生產,自主承諾保障產品質量就可以上市銷售。
正是因為缺乏標準,導致這些太陽能企業中真正擁有優質研發技術與生產能力的屈指可數,大多數企業都缺乏創新意識,只是依靠模仿和低價銷售賺取利潤。
賈鐵鷹告訴記者,為了追求利潤,這些作坊式、游擊式小企業所采用的原材料和配件基本上都是以低價為原則,如此組裝起來的太陽能熱水器往往存在漏水、耐壓性差、集熱效率不合格等諸多問題。但是由于缺乏行業標準,所以一直以來,這些企業還是憑借低質低價以及消費者不知情在市場上得以生存。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朱軍表示,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聚集了數千家制造企業,在家電下鄉政策的拉動下,這一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需要注意的是,太陽能熱水器是在戶外使用的產品,而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戶外條件差異巨大。因此,規范企業市場行為將是主管部門下一步工作的重心。
售后服務是大問題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制造國與使用國,產業規模國際領先。但由于缺乏嚴格的質量標準,目前整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處于魚龍混雜的狀態,消費者整體滿意度較低,行業格局亟須調整。
近日,由海爾聯合上下游產業鏈共同組建的國內首個“太陽能質量聯盟”有望使這種情況得到改善。
海爾太陽能事業部銷售部長劉剛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能向消費者僅僅提供一個產品,海爾在太陽能領域是首家向消費者提供系統化承諾的企業,主要包括3個方面:第一,產品方面的承諾,海爾太陽能有嚴格的質量體系管理系統,能夠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第二,配件方面的承諾,好的材料和不好的材料,價格會相差很多,海爾不以賺取材料費為目的,而是選擇較好的配件材料。第三,售后服務方面的承諾,保證及時、有效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