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楚天金報太陽能與生活低碳化論壇”在楚天傳媒大廈舉行。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武漢市發改委節能監察中心等有關部門負責人,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華揚太陽能、桑夏太陽能、太陽雨太陽能、力諾瑞特太陽能、元升太陽能、桑樂太陽能、斯帝特太陽能、亞太清遠等國內十余家著名太陽能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倡議“生活低碳化”,并就如何做大做強太陽能產業出謀劃策。
2008年4月1日,武漢全面推行太陽能熱水器“強裝令”——要求武漢城區范圍內所有具備太陽能集熱條件的新建12層及以下住宅和新建、改建、擴建的賓館、酒店等,以及財政投資的有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應統一設計和安裝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2009年湖北省印發《湖北省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和《相關發展低碳經濟的若干意見》,“強裝令”推廣至武漢城市圈。今年1月1日起,這一政策又推廣至全省,湖北省支持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這無疑是節能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太陽能家電下鄉的刺激下,太陽能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年產值達500億元的龐大集群,湖北省地理條件優越,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豐富,湖北省已經成為僅次于山東、河南的第三大太陽能產品需求大省,但是湖北的太陽能產業卻在全國處于中游水平,更是缺少大型太陽能企業。如何推進綠色經濟發展,普及低碳生活方式,論壇上與會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給出了他們的意見。
媒體是培育品牌的“沃土”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副總編輯、楚天金報總編輯韓少林
當前,在化工石油能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已被世界各國作為重要的戰略替代能源大力發展。利用和發展新能源已成為一場全球革命,作為能源消耗大國,我國也高度重視新能源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搶抓新一輪能源革命先機,太陽能產業正迎來快速發展的大好機遇。
作為太陽能光熱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太陽能熱水器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并已發展成為一個有著500多億元年產值的重要產業,在廣大農村和城郊,太陽能熱水器有著廣闊的市場。如何順應低碳經濟、綠色環保的時代潮流,利用好國家“家電下鄉”的大好政策,是太陽能行業今后的發展重點。
我國的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目前還是作為可再生能源的補充力量和附屬產業而存在。整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還處在從萌芽期向成長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政府、企業、媒體等共同努力,一起來培育、扶持和規范這個行業的發展。
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要做大做強,品牌化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企業來說,品牌意味著寶貴的無形資產;對消費者來說,品牌意味著認同和信賴。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與規范,也離不開媒體的培育與宣傳。楚天金報正是培育品牌的一塊“沃土”,愿為太陽能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的推廣平臺。
湖北省已具備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應用條件
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勘察設計與科技處副處長萬應榮
目前,湖北省擁有的25個國家級建筑節能示范項目和60個省級建筑節能示范項目中,采用太陽能光熱技術應用的有29項,采用太陽能光電技術的有25項。武漢火車站、荊楚理工學院辦公樓、百步亭花園世博園項目、日新科技大樓項目、武漢東西湖石榴紅村等一批已建和再建項目都對太陽能的光熱技術進行了應用。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湖北省太陽能光熱應用面積達到2100萬平方米。光伏建筑應用面積達到了10兆瓦以上。
根據湖北省的地理特點和資源條件,太陽能利用的最佳形式就是與建筑結合應用,而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是湖北省太陽能應用和建筑節能的發展方向。在太陽能建筑應用上,目前湖北省主要是生活熱水和光電兩種應用方式,而且都已經具備了規模化、一體化應用的基本條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