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生命期工程造價的計價依據
目前在我國工程造價的計價依據中占主要部分的是預算定額及其體系,其目標所指也是工程建造價格。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概預算、估算定額即指標很不完善,且很少將設備價格作為工程計價依據。全生命期造價管理和評價工作在這種狀況下很難圓滿完成。為了適應節能要求,至少應該在以下兩方面做好工作:
(1)創立一些專門的節能項目,如將應用節能建筑新技術、設備費計算、材料消耗和價格納入現行預算定額,為建筑的節能部分提供易于操作的計價依據,同時也能有效控制建筑節能的各項措施和具體費用。
(2)增設易于識別節能效果的指標,如節能盈利擴大率、物資消耗降低率、增加建造費用的回收期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現行的經濟評價方法缺少相應的節能指標和參數,如果能夠增補,那么節能要求將在建設項目的評價中得以具體體現。
3.全生命期工程造價計算方法
長期以來,在人們的頭腦中,建筑工程只涉及設計成本和建造成本,而全生命期成本法則要求在評價建筑物的經濟性能時,不能只考慮這兩項成本,而要考慮建筑物“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即從項目的構思、策劃、設計、建造、使用、維護、修建直至拆除的整個生命周期所發生的全部費用。這種從長遠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建筑物的經濟性能,將建設工程生命期內的各種運行維護費用納入工程造價,最后按一定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得出綜合造價。這種計算方法不僅對建筑節能的評價和實施十分有利,而且從節能、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等多角度考慮,這個費用更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4.全生命期工程造價總體評價方法
基于以上所述,對建筑工程造價的總體評價就不只是現行的“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而是要擴展到全生命期進行,從建造到使用、報廢全過程的綜合費用低的項目才是低造價的項目。造價的控制不僅是建造費用的控制,而且要考慮建成后使用中的能耗、維護等費用,這是新理念下的“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它將造價控制擴大到項目的全生命期,是更加合理化的比較方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實踐經驗的積累,相信會有更多先進、成熟的節能技術應用于節能建筑,合理進行工程項目全生命期造價成本分析,將有效促進建筑節能新技術的推廣,加速轉化理論研究成果,進一步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作者單位:浙江中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