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企業“洗牌”環境下的生存之道
螺桿壓縮機經過幾年高速發展 ,隨著整機和主機國產化大步前進,以及國產品牌質量控制的逐步穩定,螺桿壓縮機企業已經過了其高盈利的時代,迎來越加嚴峻的競爭環境。產品同質化嚴重,利潤越來越少,品牌度不集中等特點決定了壓縮機行業已經進入到“洗牌”倒計時階段。
先階段壓縮機企業的特點
品牌不集中
目前,在中國取得資質的螺桿壓縮機企業不少于400家,這么多的企業分布到全國各地,雖然滬浙廣等區域企業更為集中,但企業規模大多比較少,企業品牌認知度多集中某個區域或某個領域或某個行業。國內螺桿壓縮機企業主營業務過5億元的企業都屈指可數,超過2億元的企業不會超過10家,多數企業都集中在1億以下。過于分散的 分布勢必導致行業的競爭加劇。
同質化嚴重
縱觀螺桿壓縮機企業,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尤其是很多沒有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更是以模仿見長。整機從主要零部件質量和價格分布可以分成高中低幾檔,能效等級也徘徊在1、2、3級之間。隨著壓縮機配套商規模做大,集中度增強,越發導致有大家的產品除了外觀之外都差不多的感覺。
產品成本控制差異較大
由于壓縮機企業過于分散、各家企業規模、采購渠道等原因,企業間的成本壓力較大。在競爭日趨激烈后,企業往往會直接使出價格戰的“殺手锏”,短期對一些企業看似有利,犧牲利潤換取市場。長遠來看,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往往會搞亂市場,過去的家電市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會是贏家。
“洗牌”環境下,什么樣的企業可以生存
規模化的企業
隨之企業的規模化生產,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強,其競爭力會有所提高,因此規模化的企業是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以目前中國螺桿壓縮機企業的規模來看,要想形成規模,企業年銷售應該在3萬以上,銷售額在5億元以上。
產品質量穩定的企業
競爭越是激烈,產品質量穩定性要求會越高。一個企業如果控制不住產品質量,在洗牌過程中肯定是要被淘汰的。質量穩定控制對于組裝型的企業來說就是內部的裝配質量控制和供應商的質量控制。現在一些企業都會統計其機器的故障率和售后費率來衡量自己的產品質量控制情況。
財務狀況良好的企業
財務狀況良好主要體現在有充足的現金作為保障,這里往往體現在兩個方面:供應商采購用款狀況,銷售產品資金回流狀況。現在有些企業可能規模做的很大,每年銷售額很高,但是由于匯款不好,資金占用率高,導致其供應商付款方式不好,就會形成產品采購成本升高,現金流短缺的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其競爭力勢必下降,嚴重的話就會被“洗牌”掉。
運行高效的企業
這里說的高效是涵蓋所有衡量企業運營的指標,比如:組裝效率、資金利用率、產品周轉周期、銷售到售后的響應等。一個企業要想高效運行,勢必要有強有力的執行文化和規范的管理制度作為保障。這些往往就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具有“拳頭”產品的企業
這里“拳頭”產品的定義是企業盈利最強的產品。也就是其“戰略”性產品。往往體現在:1、差異性的產品:這種產品往往短時間內有競爭力,但會由于不具備“不可復制”性,難以形成長時間內的支柱產品。2、“不可復制”的產品:這種產品往往由于其技術含量高,加工難度大,研發周期長,短時間內難以模仿等特點,更具有競爭力。
盈利能力強的企業
具備上面第二條到第五條的企業就具備了這個特點,盈利能力強的企業不一定規模大。
壓縮機企業如何面對“洗牌”
找準企業發展方向
從產品系列化規劃、產品定價策略、品牌建設、質量控制等方面銷售,找找企業的發展方向,為企業的發展把好“脈搏”。企業在品牌定位、產品定位、競爭戰略等方面的定位要充分考慮市場現狀,結合企業實際來決定。企業最終角逐都離不開產品,體現產品的價值就是其性價比。若要提升性價比,需要集中人財物一體化,通盤解決。壓縮機行業一旦洗牌,勢必造成人才、資本的集中,形成一定規模,企業的運營達到邊際效應之后,企業才會達到盈利。
提升企業競爭力
通過對企業的成本、技術、質量、價格、渠道、促銷、服務、規模、競爭戰略、策略、管理、企業文化、市場網絡、品牌建設、人才、資源整合能力等方面進行比較,企業很容易識別出自己的優勢。企業的發展主要是通過控制成本、提升質量、拓展市場來保證的。通過完成前文提及的五個能力的打造,企業會形成的自己核心競爭力,這種核心競爭力會促成企業形成一個良性的閉環。
結論
壓縮機行業經過洗牌后可能會如同今天的家電行業一樣,產品品牌度集中,產品的定價權掌握在幾家巨頭企業手中。這對行業內一些有拳頭產品又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是一個機會,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
企業只有具備自我否定勇氣,打造重新造血機能,才能在大潮中屹立不倒,獨領風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