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幾年內,隨著逐漸增多的新生污染物質,以及逐漸蔓延的環境污染趨勢,開始有了越來越復雜的環境污染問題。目前,國際上探討的熱點話題就是環境問題。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必須加強環保工作的建設力度,提高管理制度。而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的基本內容,它是環境管理與決策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手段。目前,眾多的學者開始研究環境質量綜合評價,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
1、環境監測的任務、作用和意義
1.1環境監測的任務
監測污染源,對突發性污染事件采取應急措施,開展環境質量監測是環境監測的任務。同時,還能為環境管理活動,包括環境狀況調查和評價提供監測數據。對污染源的變化進行及時的跟蹤,環境變化趨勢和質量狀況進行全面的反映,以及準確預警各類環境突發性事件,為科學的決策提供支撐。環境監測對象涵蓋了各種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和污染組成因素。
1.2環境監測的作用
具體是指通過環境監測的方式,遵照現行的環境質量標準,來綜合評價環境質量。根據污染物的實際分布情況,追蹤污染源,并進一步有效控制污染。同時提供科學的依據,實現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通過對監測資料的積累和搜集,為對環境質量的預報預測、實施目標管理、總量控制、研究環境容量提供數據。為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對自然資源合理使用,制定有關環境法規和標準,提供一種科學的規劃服務。同時一旦發生污染事故,可采取緊急預案和應急監測,準確確定污染物的速度和范圍、以及擴散方向,為污染的控制提供依據。它可對環境執法過程中,由于發生污染糾紛和事故而產生的矛盾進行監測,所提供的數據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同時,還能對方法進行驗證,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對污染治理工程進行驗收和監測。為相關部門提供服務性監測。
1.3環境監測的意義
具體是指通過對環境質量因素造成影響的代表值的測定,以確定環境的變化趨勢,進行全面、及時和準確的反映環境發展趨勢和質量,為環境規劃、污染控制和環境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收集材料、現場調查、接受任務是環境監測的過程,同時還包括綜合評價、處理數據、測試樣品、預處理樣品、保存和運輸樣品、采集樣品及優化布點、設計監測計劃、資料搜集、現場調查和接受任務等。
2、環境監測發展的幾個階段
這三個階段具體是指:第一個階段是被動監測階段,既監測和調查典型的污染事故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環境監測技術都非常落后。第二個階段是目的監測階段,主要是監測環境質量。第三個階段是自動監測階段,在這個階段,環境監測技術非常先進,既以環境質量監測為主的發展階段。環境監測作為重要的手段,可評估環境變化趨勢、環境質量現狀和環境執法。為了能真正的改善環境質量,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制定了出臺了一系列的目標,其中較為有效的是“縣縣能監測”的目標,表示將大幅度提高監測網絡的覆蓋率和環境監測設備。同時,在工作日程上也提出了對監測方法進行完善、提高監測能力、對監測對象進行擴展,并進一步確定監測范圍。
3、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的趨勢
多年來的工作實踐證明,環境監測工作是環境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撐和保障,它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為政府實施環境監管提供有力的參考,并提供準確和科學的環境監測數據。隨著日益發展的環境保護工作,我國在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方面,也獲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監測技術有了質的飛躍,開始由經典的化學分析演變為儀器分析,各種高精密度的分析儀器也相繼產生,由手工操作邁向了連續自動化。還有其它檢測系統,包括水質在線監測和煙氣在線監測系統。目前,我國已經指定了410項各類國家環境標準,覆蓋了多個領域,包括農藥、固體廢物、輻射、噪聲、土壤、水質和大氣等,并開展了污染物總量控制監測、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污染源監測等,有大約百余種需要監測的污染因子。
4、結語
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必須加強環保工作的建設力度,提高管理制度。而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的基本內容,它是環境管理與決策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手段。環境監測工作是環境保護的執法保障,同時還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撐和信息源泉。環境監測工作可對環境質量進行改善,是環境監測工作的出發點。其發展方向是滿足環境管理的現代化,用科學的數據,對環境變化規律和現狀做出全面、及時和準確的反映,詳細說明污染源排放狀況和環境質量,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并提供優質的服務,更好的服務社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