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價格不斷攀升、能源消費不均衡導致的商業不平衡、氣候變化和大城市的污染等諸多問題,使得綠色和能效經濟成為全球討論的熱點話題,并迫切需要建立一種截然不同的能源發展模式來應對挑戰。
施耐德電氣正在從能源工業企業轉型為能效管理企業。“把煤變成電,再輸送到各家各戶,在這個過程中,能源的損耗是三分之二。也就是說,用電端省一個單位的能源,發電端就能省三個單位。”在施耐德中國區總裁朱海看來,能源制造和傳輸是浩大的工程,而施耐德電氣則更關注能源管理,“在未來,能源和IT將成為低碳的兩大部分。”
日前在位于巴黎新區施耐德電氣H IV E大廈參觀時看到,由于采用能源效率、測量、管理和監測等領域的多項能效創新技術應用,該大廈4年內每平方米能耗降低了四分之三。2008年時,該大廈每平方米能耗為320千瓦時,到2012年降至78千瓦時,遠高于歐盟委員會制定的《2020年樓宇計劃》將能效提高20%的目標。
“我們不生產能源,我們也不銷售能源,我們的核心工作就是通過創建智能樓宇實現能效管理,將能源賬單上的數字一點一點地減少。”施耐德電氣負責能效與可持續發展業務的全球副總裁戴博睿強調,能效管理的核心競爭力是硬件、軟件、技術加在一起的綜合能力。從用戶端的角度考慮,通過全面應用軟硬件技術,在需要的時候才使用能源。
施耐德的“
節能技”,是讓樓宇說“同一種語言”,即針對集成樓宇管理建立技術管理系統。為優化對大廈的能效管理,施耐德電氣首先對它作了全面診斷,做到讓這座建筑面積為3 .5萬平方米的樓宇內所有系統間都能相互通信。該樓宇的所有能源和系統均采用同一套架構,并均由一個樓宇管理系統(BM S)管理,通過共享式網絡實現對所有系統的內生集成。施耐德電氣還將整個大廈內的電力和熱力儀表都安裝在盡可能靠近耗能設備的地方。每10分鐘,所有這些能耗讀數會被傳送到能源監測終端,該終端會生成性能報告并識別任何功能失常情況。
施耐德成立于1836年,至今已有177年的歷史。施耐德為全球100多個國家的電力、能源及基礎設施、工業、數據中心及網絡、樓宇和住宅市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其中在能效與基礎設施、工業過程控制、樓宇自動化和數據中心與網絡等市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12年,施耐德銷售額為240億歐元。
在施耐德的構想中,未來,電子設備、影音產品及通訊網絡連接在一起,通過施耐德電氣提供的能效管理系統,家中所有開關都可集成在一個控制系統上,人們可以自由操控家中的電器、設施,如燈光控制、窗簾控制,還能清楚看到不同用電設備的用電情況,避免能源浪費。這樣的系統,可以讓家庭每年減少30%的能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