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草洗滌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檢查分類首先在洗滌錢作分類處理,使洗滌具有針對性。按布草顏色分 類,不同的布草一塊處理可能會引起相互污染,而不同顏色的同類布草處理方法也不同;按布草污垢程度分類:重垢、中垢、清垢三類;按布草污垢的類別分類,這 種分類方法是針對布草在使用過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污垢,一般采用專用的去漬劑處理這些特殊污垢,重垢布草如果是與同類的一般污垢程度布草一起作常規處理,只 會引起大量的返洗而造成浪費。按布草質地分類,如純棉床單、滌棉床單等必須分開處理。一般同等污垢的床單,純棉的比滌棉的要耗用較長的時間,較高的溫度, 比例大一點的洗滌用品。因此按布草質地分類處理,有利于提高生產率和節約成本。
2、去漬處理去漬是指應用一些化學藥品及正確的機械作用去除常規水洗與干洗中 無法去掉的污漬的過程。去漬工作要求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
3、沖洗和預洗利用水和機械作用力的作用,盡可能地把被洗織物上的水溶性污垢沖離織 物,為主洗去污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中、重污垢的洗滌一般要采用沖洗步驟。預洗是加入適量滌劑的一個預去污過程。由于水的表面張力作用,只用水并不能充分 潤濕污垢。針對特別嚴重的污垢,預洗是必選的步驟。預洗一般可安排在沖洗步驟之后,也可以直接進入預洗過程。
4、主洗此過程是以水為介質,以洗滌劑的化學 作用,洗衣機的機械作用,以及適當的洗液濃度、溫度、足夠的作用時間等因素密切配合,組成一個合理的洗滌去污環境,來實現去污目的。
5、漂白此過程是主洗 去污的補充步驟,主要去除主洗步驟中不能完全去掉的色素類污垢。在這個步驟中主要用氧化性漂白劑(氧漂粉)因此在操作中應嚴格控制水溫在65℃~70℃, 而且要控制洗液PH 值在10.2~10.8,同時根據污垢類型及織物結構嚴格控制好投放量。
6、漂洗漂洗是一個擴散過程,讓織物中殘存含有污垢的洗液成分向水中擴散,在這過 程中施以一定的溫度(一般30℃~50℃)。高水位使洗液濃度迅速降低,從而達到清洗目的。
7、過水和脫水 利用洗衣機滾筒高速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使滾筒內織物含水量最大限度地減低,這個過程對設備性能要求比較高。
8、過酸中和洗滌中通常使用的洗滌劑呈堿性, 雖然經過多次清洗,亦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堿性成分存在,堿性物的存在對洗滌物的外觀、手感都會造成一定影響。利用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9、柔軟此過程為可洗過程,一般根據客戶需要設定。柔軟處理是屬于后處理過程,不是去污過程。柔軟處理能使織物手感舒適,同時能防止靜電產生,在織物內部能起到潤滑作用,防止纖維相互之間緊緊糾纏在一起而脫落。
10、上漿上漿步驟主要針對餐廳的臺布、餐巾、某些制服等棉制品或混合纖維織物。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