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關頭,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峰回路轉。27日,中國光伏產業與歐盟委員會就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安排。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產品在8月6日之后不用繳納47.6%的高額懲罰性關稅。取而代之的是,我國的光伏產品想出口到歐盟,每瓦價格不得低于0.56歐元。
昨日(7月28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部主任陳惠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理論來說,中國企業保住了六成歐盟市場。接下來,機電商會將就如何執行歐盟委員會的價格監管制度,為企業作技術上的指導與規范。
最后關頭的好消息
7月27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全聯新能源商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等5家行業組織發表《關于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的聯合聲明》,稱中國光伏產業代表與歐委會就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
“這對光伏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為涉案企業提供談判方案的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傅東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傅東輝表示,他在跟涉案企業研究對策時,提出兩個選擇:一是完全推翻這個案子、全部不征稅,二是通過價格承諾達到雙贏。“大多數企業都傾向于選擇雙贏。”
2012年9月和11月,歐盟先后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組件、電池及硅片進行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
今年6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盟從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考慮到在短期內保證光伏產品的穩定供應,該委員會決定分兩步實施臨時性關稅,自6月6日起執行11.8%的臨時稅率,8月6日后稅率將漲至47.6%,其間平均稅率為37.2%至67.9%。
如果反傾銷稅率提至47.6%,中國光伏行業將遭受致命打擊,輸歐之路自此將被封堵。
公開數據顯示,歐盟是中國光伏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的金額約為204億美元。2012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對歐美出口占比約為70%,其中對歐盟出口占比達46.1%,雖然金額劇降,歐盟仍為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第一大市場,出口額超過100億美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