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政策法規 » 正文

廣州綠色建筑節能補貼加緊出臺 或將規模化強制推行

發布時間:2013年8月20日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補貼不足、補貼滯后以及長于一般項目的建筑周期,都影響了綠色建筑在住宅項目中的推廣。但這種局面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改善。“廣州正在制訂新的綠色建筑容積率核定辦法,....

補貼不足、補貼滯后以及長于一般項目的建筑周期,都影響了綠色建筑在住宅項目中的推廣。

但這種局面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改善。“廣州正在制訂新的綠色建筑容積率核定辦法,將參考新加坡等地的做法,對執行情況好的建筑進行1%~2%的建筑面積補償。”7月23日,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陳亞新透露,新辦法施行后,綠色建筑的可售面積可能不減反增,相當于平衡了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這將大為提升開發商建設綠色建筑的積極性。

醞釀新計算容積率辦法

今年6月1日,《廣州市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開始實施,將綠色建筑管理要求貫穿到了項目立項、規劃、土地出讓、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環節,并提出了用地用電指標核定、綠色建筑竣工標識制度、能耗指標全過程控制制度、綠色建筑容積率核定等十余項創新措施。

《規定》明確對達到二星、三星等級的綠色建筑,將按照新的辦法核定計算容積率,并在規劃審批環節予以落實。據了解,目前,廣州市建委正在牽頭草擬計算容積率辦法,提出了綠色建筑底層架空層、公用空中花園、露臺、設備占用空間等可不計容積率,類似陽臺、入戶花園等可按一半面積計算容積率的基本思路。

陳亞新介紹,未來廣州的綠色建筑在面積認定上將進行微調,也就是說在建筑面積上給予開發商支持,鼓勵它們投入到綠色建筑的建設中。“跟公共建筑不同,住宅類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投入者是開發商,通過后期運營管理獲得收益的卻是小業主。他認為,投入和產出的不對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開發商的積極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廣州將參考新加坡的做法,對綠色建筑進行容積率返還。

根據新加坡的綠色建筑面積獎勵標準,對白金級綠色建筑,政府可以給予最高2%的額外建筑面積,最高可獲5000平方米。而廣州的額外建筑面積補償幅度也計劃是在1%~2%。

李明表示,目前國家對綠色建筑的補貼并不足以完全覆蓋開發商的建設成本,而且這部分補貼必須在項目交付使用并經過復雜的考評后才能拿到,“時間上滯后很多”。例如,萬科府前一號的建設周期已有3~4年,交付1年后才能申請二星及三星,從拿地到最終獲得補貼至少需要5年時間。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達到二星級標準的綠色建筑,每平方米可獎勵45元,三星級每平方米獎勵80元。廣東省的補貼標準更低,二星級每平方米補助25元,單位項目補貼最高不超過150萬元;三星級每平方米補助45元,單位項目補貼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而實際上,萬科一星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每平方米就已超過了50元,三星的每平方米可能超過300元。

另一方面,目前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端對綠色建筑并沒有太多認知,綠色建筑的溢價能力得不到體現,開發商的增量成本也無法轉嫁到房價中。在日前舉辦的第四屆中英建筑論壇上,福斯特建筑事務所聯席合伙人范鐵告訴記者:“在住宅中推廣綠色建筑的難度比公共建筑大很多,因為開發商無法對購房者說明綠色建筑到底能為每戶節約多少費用。”

從開發商的角度,李明認為容積率返還將對綠色建筑的推廣發揮積極作用,“如果一開始就能吸引開發商進入的話,后面的環節就是不可逆的了”。

規模化強制推行

李明表示,在綠色建筑的推進上,除了開發商,上下游的供應商、配套商的參與度和專業度也亟待提升。“綠色建筑的設計、施工周期比一般建筑有所增加,很多開發商是因為怕麻煩而不愿意做。”廣州市建委工作人員透露。

作為連接業主和建筑的承上啟下環節,設計單位的參與尤為關鍵。“我們鼓勵設計單位盡量說服業主接受綠色建筑。”陳亞新介紹,為了調動設計人員開展綠色建筑設計積極性,廣州市建委建立了設計企業和技術人員的誠信檔案,對綠色建筑設計獲獎等業績作為良好行為予以加分,記入檔案,對連續3年未取得綠色建筑設計業績的單位則予以警示。

由于綠色建筑的發展在我國仍是起步階段,不少設計單位對其設計要點和技術要求等都知之甚少,因此出臺相應的技術指引和專項培訓也是不可獲缺的一步。陳亞新表示,目前廣州正在編制《廣州地區綠色建筑及低能耗建筑技術指引》,組織對適合本地氣候特點的綠色建筑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進行總結和遴選,向各綠色建筑項目推薦使用。過去一年,廣州已有30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得到了綠色建筑的專項培訓。

僅僅通過引導或鼓勵的政策來推行綠色建筑,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廣州的要求。2012年年初,廣州市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綠色建筑的通告》,規定全市使用財政資金、國有資金的新建(改建、擴建)房屋建筑,以及中新廣州知識城、海珠生態城、國際金融城等13個城市新區的新建房屋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成為在全國率先規模化強制推行綠色建筑的城市。

在此基礎上,廣州今年又出臺了《廣州市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增加了對全市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實施綠色建筑的要求。

“這個行業要全面發展,政府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手段,比如立法。強制推行綠色建筑雖然也會遇到一定的阻力,但有法律法規的保障,相信會取得較好成效。”陳亞新稱。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潞城市| 林州市| 盘锦市| 贵阳市| 高唐县| 钟山县| 泰兴市| 扎鲁特旗| 沙坪坝区| 宜兰县| 宣城市| 南靖县| 雷波县| 江门市| 茌平县| 金川县| 曲周县| 佛冈县| 双牌县| 即墨市| 海丰县| 郸城县| 万盛区| 馆陶县| 潍坊市| 南澳县| 吴江市| 丹江口市| 涿州市| 富民县| 汾阳市| 和政县| 闽侯县| 阳东县| 海阳市| 上高县| 温宿县| 彰化县| 巴中市|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