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聚丙烯酰胺污水處理效果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對于聚丙烯酰胺的生產銷售廠家和聚丙烯酰胺采購使用的污水處理廠家,最關心的就是聚丙烯酰胺的污水處理效果。所以在聚丙烯酰胺的銷售之前,我們通過試驗分析各種污水處理所使用的聚丙烯酰胺是否達到預想的效果。
當然在聚丙烯酰胺處理污水的時候。會受到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影響。為了能夠讓污水處理廠家能夠更好的實現聚丙烯酰胺效果,需要對于聚丙烯酰胺效果受到的哪些因素影響分析。
在聚丙烯酰胺處理污水的過程中實際是對膠體分散系的混凝過程,實質上是聚丙烯酰胺-溶劑、聚丙烯酰胺-膠體、膠體-溶劑這三種關系綜合運用的結果。為了提高絮凝效果,就必須根據廢水中膠體和細微懸浮物的性質和濃度,正確地控制絮凝過程的工藝條件。
聚丙烯酰胺污水絮凝效果受水溫影響:
聚丙烯酰胺的水解與溫度有關,一般說來,水溫20~30℃為宜。每當溫度升高10℃時,水解速度增加1倍。溫度尤其對鋁鹽的絮凝效果影響較大,當水溫低于5℃時,鋁鹽的水解速度極慢,運用顯著降低。溫度在10~15℃下,生成Al(OH)3絮團是無定形,松散不易沉降,水溫低,水的耗滯系數大,阻力增加,碰撞次數減少,影響絮凝效果。這時可投加高分子助凝劑以改善處理效果,或用氣浮法代替沉淀法作為后續處理過程。而當溫度升高時,絮團比較緊密,易于沉降。
聚丙烯酰胺污水絮凝效果受pH值影響
鋁、鐵鹽聚丙烯酰胺水解產物中主要起絮凝運用的是多核多羥基陽絡離子的電性中和運用和吸附橋連運用,其次是氫氧化物沉淀的卷帶網捕運用。如用鋁、鐵鹽處理廢水時,水解反應式為:
MeA + H2O ===== MeOH + H+ + A—
Me+ + H2O ===== MeOH + H+
其中,Me+代表聚丙烯酰胺中的陽離子;A—代表聚丙烯酰胺中的陰離子。由水解方程式可知,水解進行結果使溶液pH值降低。若原水堿度不足,要中和新增加的H+離子時,應投入堿類藥劑以提高堿度。一般投入助凝劑,如加入石灰或蘇打(約20mg/L,以CaO計)。是典型的兩性化合物
在酸性溶液中 Al(OH)3 + 3H+ ==== Al3+ + 3H2O
在堿性溶液中 Al(OH)3 + OH— ==== AlO2 + 2H2O
當PH<4時,水中無Al(OH)3膠粒存在,呈[Al(OH)n]3+, n = 6~10。
當4<PH<6時,為[Al6(OH)15]3+、[Al7(OH)17]3+、[Al8(OH)20]4+、[Al13(OH)34]5+等。
當6<PH<8時,發生[Al(OH)3]沉淀。
當PH>8時,呈[Al(OH)4]、[Al8(OH)26]2—等鋁的離子。
所以溶液最適宜的pH值為6.4~7.8。鐵鹽絮凝時pH值在5~7范圍內,Fe(OH)3絮團可以迅速形成,最佳的pH值為6.0~6.4;但有的資料指出以pH值9~11為佳。
聚丙烯酰胺污水絮凝效果受混凝劑的種類及用量
混凝劑品種的選擇除了考慮來源、成本等因素外,還應該考慮以下問題:當水循環使用時,混凝劑不應帶入對生產有害的物質;聚丙烯酰胺的用量取決于膠體的濃度、電性正負和電荷數量以及絮凝過程的pH值。各種絮凝的最佳用量范圍是互不相同的。
無機鹽聚丙烯酰胺的用量與運用離子的電荷有關。例如,使帶負電膠體脫穩所需的Na+、Ca2+和Al3+的用量大體成1:10-2:10-3的比例。使膠體絮凝的聚丙烯酰胺用量范圍隨膠體濃度的增大而變寬,隨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增大而變窄。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使膠體絮凝和再穩的計量要比鋁鐵鹽低得多,在使用高分子聚丙烯酰胺時尤其要十分注意使用量。
聚丙烯酰胺污水絮凝效果受攪拌強度和時間
絮凝工藝過程包括混合、反應和分離三個階段,混合階段的基本要求是使藥劑迅速而均勻地擴散到廢水中,并形成微絮凝,因而攪拌強度要大,但時間要短。在反應階段則要求水流有適當的速度梯度,既要為微絮凝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碰撞機會,又要防止已形成的絮凝體被打碎,因而攪拌強度要比混合階段小,但時間要比較長。上述兩個階段的攪拌強度和時間要求,由它們各處的速度梯度G或速度梯度與停留時間乘積GT值來體現。一般水處理中,混合階段的G值約為500~1000s—1,混合時間為10~30s,一般不超過2min;在反應階段,G值約為10~100s-1,停留時間一般為15~30min,GT值在104~105范圍內,主要是使水中微粒凝聚成礬花并增大而沉淀(或上浮)的過程。在廢水處理中,攪拌強度和時間應取低限值。
聚丙烯酰胺污水絮凝效果受到水樣影響
對不同水樣,由于廢水中的萬分不同,同一種聚丙烯酰胺的處理效果可能會相差很大。
聚丙烯酰胺污水絮凝效果受助凝劑
有時當單用聚丙烯酰胺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時,可以投加某種稱為助凝劑的輔助藥劑來調節、改善絮凝條件,提高處理效果。助凝劑主要起以下幾方面的運用:
通過投加酸性或堿性物質來調整pH值?!?/span>
通過投加活化硅膠、骨膠、PAM等改善絮凝體結構,利用高分子助凝劑的吸附架橋運用以增強絮凝體的密實性和沉降性能。
通過投加氯、臭氧等氧化劑,在采用FeSO4是,可將Fe2+氧化Fe3+為,當廢水中有機物過高時,也可使其氧化分解,破壞其干擾或使膠體脫穩,以提高絮凝效果。
常見的助凝劑有PAM、活化硅膠、骨膠、海藻酸鈉、氯氣、氧化鈣、活性炭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