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彼那尼榮安水泥有限公司中控室,副總經理王善里告訴記者,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的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已順利并網發電,3年左右就能收回投資。同時,公司把脫硝納入環保工作重要議程,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脫硝項目領導小組,協調推進項目實施。
利用純低溫余熱發電
為提高綜合效益,山東彼那尼榮安水泥有限公司利用4000t/d+1200t/d兩條水泥熟料生產線窯頭、窯尾余熱資源,建設了一座12MW的純低溫余熱電站,年供電量近7300萬千瓦時,年可節約標煤約2.6萬噸,每年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7.5萬噸。
王善里告訴記者,利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建設余熱鍋爐,可充分利用煙氣余熱,使AQC余熱鍋爐排煙溫度降到100℃左右,減輕了對窯頭廢氣處理系統的熱破壞,提高了廢氣處理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同時也有助于減少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降低設備故障率。窯尾SP余熱鍋爐排煙溫度降低到220℃左右,可用來進行煤磨和原料磨的烘干。利用熟料生產線純低溫、低參數余熱鍋爐和補汽凝汽式汽輪機進行發電,充分利用了水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余熱,使廢氣余熱轉換成電能。
投資1800萬元進行脫硝
公司的脫硝項目總投資約1800萬元,擬采用低氮燃燒器和SNCR工藝相結合的脫氮技術。首先利用容易實施的低氮燃燒器,減少窯爐內氮氧化物的形成;然后采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將液氨噴霧與煙氣混合反應,降低系統氮氧化物排放。這兩項技術聯合使用,可實現水泥生產中氮氧化物減排80%的目標。
據了解,低氮燃燒器作為可顯著降低SNCR系統運行成本的前置技術,可對煙氣進行脫硝的預處理凈化,利用燃燒過程降低系統的氮氧化物排放水平。在實際運行中,SNCR系統與分級燃燒聯用,可實現經濟運行。所謂分級燃燒,就是通過控制3次風總管閥門開度和上行3次風管閥門開度,調整進入分解爐不同部位的3次風量,同時調整下料比例,控制爐區溫度,達到組織燃燒的目的,從而降低分解爐出口煙氣的氮氧化物濃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