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閥門企業來說,我國泵閥市場產業集中度較低,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在擁有核心技術方面,國內企業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第一,研發投入長期不足。國內企業在產品技術發展理念上與國外一些發達公司有著明顯的差距。科研經費、研發資金投入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企業自主研發的一個重要因素。據水泵行業不完全統計,研發資金投入占企業主營業收入還不到2%,與國外知名公司相比,全行業的研發資金投入很少雖然近幾年通過國內企業的努力,一些中高端泵閥產品已經實現了國產化,但仍然有一些產品處于進口狀態。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今年以來我國進口量較大的泵產品主要包括:液壓往復式柱塞泵,其它液壓往復式排液泵,回轉式軸向柱塞泵,轉速在10000轉/分以下的其它離心泵、液體泵零件、真空泵等。閥產品主要包括:減壓閥、油壓傳動閥、氣壓傳動閥、安全閥或溢流閥、閥門閥門零件等。
第二,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據了解,我國機械制造行業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緩慢,大部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主要機械產品核心技術來源的57%依靠引進。雖然我國水泵制造行業大部分產品已經基本實現了自主生產制造,但國內企業多承擔的是產品的低端加工環節,自主化的廣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如現在已經開始國產化的核電站成套設備中的核級泵產品和百萬千瓦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站成套設備中的高壓鍋爐給水泵芯包產品等,其關鍵的核心技術大部分仍需依賴進口。
第三,客戶購買國內產品的意愿較差。雖然國內產品在性能指標上達到與國外同等水平,但一些客戶仍然愿意購買國外的技術裝備,使得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泵產品進入市場的難度增加。盡管不少國產高端泵產品具有相當的技術等級,但一些使用部門仍以缺乏運行業績等理由而拒絕使用。 第四,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缺失。由于改制,一些面向行業服務的研究院所成為各自為戰的企業,結構性質與工作重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行業技術支撐作用日益弱化,新技術、新工藝開發速度緩慢,設計、工藝、材料與制造等標準很難與國外對接。
但是有差距并不可怕,只要把挑戰變為機遇,找準自己的定位,就能化險為夷。最關鍵的是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只有夯實基礎,不懈探索創新,我國的閥門品牌才能蜚聲海外。
第一,要有創新意識。有了創新意識,就會激勵企業奮發圖強、搶抓機遇。溫州和其他地區閥門行業有很多企業還采用家庭作坊模式,急需樹立現代經營管理理念,包括市場意識、服務意識、競爭意識、危機意識等。在開拓市場上,包括宣傳平臺的建立、推廣媒體的選擇與投放、客戶的尋找、新客戶關系的建立、業務的溝通與交流、新訂單的產生等方面,要有長遠規劃與應對措施。閥門行業還要高度重視技術開發與創新,著力形成技術開發與創新的發展機制。
第二,努力開拓國內外閥門市場: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發展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現階段,有關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重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開發。采用這種市場開拓戰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經營風險,使企業穩扎穩打,循序漸進,不斷擴大目標市場范圍,對企業打牢根基大有裨益。
第三,加強成本控制化解競爭壓力。成本控制的過程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對閥門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對于國內制造企業而言,要科學地組織實施成本控制,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經營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不斷發展和壯大。調整產能結構,內涵擴張發展。
第四、加快資源有效整合轉型發展。經過前10年間良性發展,已經為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因而蘊含著齒輪泵閥門業實現結構調整下的良性平衡優勢。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使我國閥門行業遭遇"低、小、散"等諸多問題,產業發展遇到困境。一些靠低價競爭、品牌效應又不明顯的中小企業舉步維艱,接近倒閉邊緣。天下沒有絕人之路,近幾年閥門企業意識到突破目前產業困境,必須加快聯合重組步伐。溫州閥門行業一些先行者勇敢地選擇了"聯合重組、再謀新發展"之路,已初獲成功,以此實現資源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提升了企業競爭力,拓展了生存空間,也走出了新的"1+N"的優化組合再創新優勢的新路子。
第五、更新觀念,擯棄"小富既安"的保守觀念,學習溫州人敢于冒險、勇于創新的拼搏精神,做好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工作,全面提升企業整體裝備水平。并加大投入。加大新產品研發的投入,尤其是加大閥門產品基礎性研究的投入,全力提高閥門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為企業利潤最大化創造必要條件。還要變革體制。目前閥門企業全部是民營股份制企業,經營理念先進,管理方法靈活。因此,變革體制,盡快實現企業股份制和管理人員的職業化勢在必行,使員工變股東,變要我干為我要干,進一步提高員工和經營管理人員積極性,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第六、加快人才培養促進行業進步:當前是知識經濟時代或戰略競爭時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以人為本,人才具有空前的重要性。當前我國閥門企業中技術、管理人才比較緊缺,職工的整體素質也較低,特別是西部工業的發展和崛起,外來人才逐步減少,因此閥門行業及其他業企中,已開始出現高、中、低級和普工的人才危機,引才之難,已引起主要齒輪油泵閥門企業老總的高度重視,他們正在認真思考如何開辟人才之路。企業從今開始,要進一步挖掘人才的資源和潛力來開發人力資源,努力做好加強人才培養,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善用人才,堅持以人為本,采用多種方法和途徑激發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為企業發展和行業進步出力。
只要我們調整好發展思路,增強發展的信心,強化企業管理,推進技術進步,在不久的將來,我國閥門骨干企業一定能夠趕上和超過國外同類企業,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作出貢獻,在世界閥門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的份額,并成為世界閥門制造業的強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