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發光余輝壽命可控稀土LED發光材料研發及其在半導體照明中的應用”于6月16日通過了中科院鑒定組的成果鑒定。
據悉,這一項目是由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所與成都高新區企業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中科院鑒定組認為,該項目在稀土發光材料和全球半導體照明技術領域及取得了重大突破,原創性稀土發光材料有效解決了國際一直未能攻破的交流LED照明設備的頻閃問題,該成果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跨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掌握通過稀土熒光粉生產低頻閃交流LED產品的國家。
中科院鑒定組對稀土發光材料技術鑒定
新力光源董事長張明介紹,該公司花了近10年時間,和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所一同攻關,自主研發出了新一代交流LED照明技術。
他表示,目前全球大部分LED照明廠商生產的都是直流LED照明設備,但所有的直流LED照明設備都要配置一個交流電轉直流電的的驅動器,由于驅動器的元器件的使用壽命遠遠低于LED的使用壽命,因此直流LED的使用壽命大大短于交流LED,且大幅增加了LED照明設備的成本。但全球研發交流LED的廠商一直都無法解決的一個瓶頸就是交流LED照明設備的頻閃問題,頻閃對人眼的傷害特別大;而該項技術成功地將稀土長余輝發光技術和半導體照明技術結合,解決了眾多國際照明巨頭都無法解決的頻閃問題。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所專家張洪杰介紹,“假如目前成都市全部采用的是一般節能燈,那么換成交流技術的LED照明設備后,現有的耗電量可以點亮兩個成都。”新一代交流LED照明設備還比一般直流LED設備節能15%,比一般節能燈節電50%,只有傳統白熾燈能耗的1/8至1/10。
與通普通節能燈相比,環保也是該項技術的一大優勢。張洪杰表示,目前市面上用的節能燈含有一定量的汞蒸氣,白熾燈是鎢絲點亮,這些重金屬對人體健康都有不小的影響,廢棄后的回收處理也是一件麻煩事。“但運用稀土發光材料的新一代LED交流照明設備所含的是稀土熒光粉和半導體電子元器件,這些材料對人體都是無害的而且易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