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與深圳國際低碳城相鄰,自身又超負荷運行,深圳市龍崗區中心城垃圾焚燒處理廠和坪地垃圾填埋場多年來一直備受居民詬病。而與此同時,政府原計劃替代其運行的新垃圾處理廠因選址等原因屢屢滯建,“垃圾圍城”矛盾十分突出。據獲悉,龍崗區已啟動坪地紅花嶺垃圾填埋場改造工程,其二期改造工程可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服務年限為6年。
龍崗區中心城垃圾焚燒處理廠和坪地垃圾填埋場位于坪地坪西橫坑石場,兩者地理位置均與深圳國際低碳城相連。尤其是處理廠自1998年建成投產后,多年來,因其設備老舊及對垃圾滲漏液處理不當等給附近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一方面,因當時興建垃圾焚燒處理廠時的技術水平不夠完善,致使多年來,周邊臭味熏天,污水橫流,嚴重影響附近居民及企業的生活和生產,居民怨聲載道。另一方面,由于焚燒垃圾效率低下,垃圾廠大面積對垃圾進行填埋,填埋后的污水沒有經過技術上的處理,而是直接流入附近居民居住區和企業生產區,對丁龍崗河的水質造成嚴重污染,居民對此意見很大。”
市人大代表蕭玉強認為,如今深圳國際低碳城的規劃建設已提上日程,這兩個垃圾處理設施應盡快升級改造,同時加大投入坪地垃圾填埋場污水滲漏液治理,并于兩會期間提交了由近十名代表聯名的建議。昨日龍崗區委區政府督查室回應,目前龍崗區垃圾(不包括大鵬新區)日產量為3300噸,每日無害化處理垃圾2000噸。其中,中心城環衛綜合處理廠300噸/日、平湖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700噸/日、平湖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1000噸/日,剩余的1300噸垃圾運往坪地簡易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現該場已處于飽和狀態。
“市政府曾專門就‘平湖垃圾焚燒發電廠環境污染問題’進行過研究,明確了寶安區白鴿湖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后再關閉中心城環衛綜合處理廠,但白鴿湖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目前處于停滯狀態。同時,選址于龍崗區建設的東部垃圾焚燒處理項目建成依然不可預期,所以,龍崗區中心城環衛綜合處理廠在目前情況下無法關閉。”
■“解圍”三步走
處理廠升級本月完工
“為解決‘垃圾圍城’,兩年前龍崗已啟動坪地紅花嶺垃圾填埋場改造(一期、二期)工程。”龍崗區委區政府督查室稱,這一改造由三項措施構成:
1、啟動坪地紅花嶺垃圾填埋場應急擴容項目,該項目用地面積為1.5萬平方米,總填埋量約為30萬噸。目前該項目已完工,該填埋場已基本滿容,將在本月底前,逐步對該場進行邊填埋垃圾邊封場。
2、坪地紅花嶺垃圾填埋場二期(即坪西垃圾臨時衛生填埋場)改造工程項目。該項目占地65571.53平方米,總填埋庫容為90萬立方米,日處理垃圾量為400噸,總填埋量為108萬噸,服務年限為6年。目前工程進度為40%,預計今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同時,考慮到中心城環衛綜合處理廠、坪西垃圾衛生填埋場及坪地紅花嶺垃圾填埋場在同一地理位置,為解決垃圾滲濾液處理需求,相應建設了一座處理能力為150噸/日的坪西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屆時,其填埋后的污水排放將不對附近的河流、居民生活區產生二次污染。”
3、龍崗區中心城環衛綜合處理廠從投產使用至今已運行了10年。為解決該廠尾氣處理系統設備老化問題,確保該廠尾氣達標排放,區里對該廠尾氣處理系統進行升級改造。“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預計本月完工。屆時,尾氣排放將達國家標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