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題:作為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
螺桿空壓機制造企業,上海施耐德日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空氣系統
節能設備制造只不過是其龐大經營體系中的一環,設備運維管理、設備用能管理的節能服務更為它贏得了諸多客戶的交口稱贊。
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助力高科技中小企業發展
見習記者 王哲 商報記者 王玉龍 攝影 王哲
自2000年1月成立以來,上海施耐德日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施耐德日盛”)在董事長楊春錢的帶領下走過了整整13個年頭。他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笑言,當初是“帶著財富來到上海”的:“施耐德日盛從沒停止過創新的腳步。企業經營者在成長道路上只要耐得住寂寞,那么在傾力付出后所獲得的回報和成就感也是無可比擬的。”
憑著對市場的高度敏感和對市場的準確切入,楊春錢前瞻性地結合了資本運營戰略和品牌推廣戰略,引進外企核心技術后進行技術創新,保證了企業高速成長,并在國內空壓機行業率先建立起了一個遍布全國的營銷及售后服務網絡。
據悉,施耐德日盛截至2012年底,已具備年產1500余臺產品的生產能力,預計公司規模在十二五末將達到5億元人民幣,其中,通過轉型升級,有將近一半的收益來自于物聯網托管服務,園區規劃產值為10億元。目前,其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機械、輕工、紡織、食品、石油、化工、冶金、礦山、鐵路、電力、城建、醫學研究和國防科研等各行業中。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以來,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循環經濟是我國乃至世界關注的焦點。施耐德日盛適時研發出了新一代適合中國國情的空壓機熱回收系統,也在同行業中率先對新上系列項目合同能源管理、物聯網托管服務等項目進行推廣。這不僅僅是節能科技創新史上的一個突破,更是對壓縮機節能理念的全新詮釋。
產品優勢差異化:永磁高效空壓機填補行業空白 
引領工業生產制造發展潮流
楊春錢表示,近幾年國家對于中小企業的支持政策和支持力度著實不小,不僅鼓勵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產業能級并促進產業升級,也支持企業興辦新型產業,實施差異化發展。
楊春錢告訴記者,他本人從事空氣壓縮機行業20多年,一直專注于對空壓機的設計研發。在國家還沒出臺關于節能、環保、低碳概念的時候,他從2007年起就著手如何節能降耗的戰略規劃,并且成立了余熱回收、余壓利用、氣體再利用、物聯網遠程監控服務、
稀土永磁空壓機等多個企業內部專業研發小組。
為了更好地對熱能進行循環利用,施耐德日盛開發的熱能回收技術主要應用于回收供暖和空壓機動力源兩方面。實現變頻啟動技術方案后,通過變頻技術的應用,產品工藝得到優化,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產品能耗,為客戶降低了生產及生活成本。
記者了解到,在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施耐德日盛采用的“稀土永磁電機驅動的高效節能空壓機組”一項獲得了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100萬元。其生產的超小型1立方以下機器填補了同行業微型機器的空白,超100立方機器填補了國際空白,由于產品的優異品質和性能還被2010年世博會石油館選用為指定供應商。
漏油、噪音、震動等是普通空壓機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而施耐德日盛生產的永磁高效空壓機采用了無軸承的永磁電機后,使產品效率提高了50%以上,同時降低了故障率,使用壽命達15年以上,產品能效因此再次提升30%,增加了其可靠性與穩定性。
據與該公司高層總裁助理李時鋒溝通、以及實地考察來看,該公司發展較為成功并成為行業典范和標桿企業的核心在于:一貫重視現代化科學管理,領導人具有獨到的戰略眼光,成功地運用科學的經營管理方式,觀點超前,行動超前,知人善任,重視人才,以加強各項管理來提升產品質量,以創新為主線,堅持了“高效、節能、環保、智能化”為產品發展主題和發展方向,生產的高科技、環保型產品順應了時代的需求,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高起點的研發體系保證了產品在國際國內一流的技術領先水平,在帶頭人強烈的創新意識下,以顧客滿意為服務宗旨,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從而建立起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精細化管理的全過程,該公司還通過了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示范企業最高管理等級認證,所有產品均經過了國家節能產品評審認證。
商業模式:生產制造與托管服務一體化
強化技術輸出和服務性收益
談到未來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策略,楊春錢向記者總結了五個“堅持”:堅持走科研、開發、銷售一體化的發展之路;堅持走國際化的經營發展思路;堅持以市場競爭的需求,建立和健全內部運營機制;堅持利用外資工藝技術和設備研發核心技術產品;堅持推進技術中心產學研機制向縱深發展。
對應這五個“堅持”,楊春錢進一步解釋道,通過與以資本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龍頭,以品牌為中心,橫向聯合,走上規模經濟之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發展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和無紙化辦公,同時向國際化企業邁進;不斷加強自主創新管理,使其成為企業發展主旋律;確立“打造一流民營空壓機制造企業”為目標,逐步形成以空壓機產品為主體、輻射上下游產品的加工制造,并建立以售后服務為盈利目標的戰略規劃,為了能及時為客戶售后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施耐德日盛在全國各省市均設立了多個辦事處;與湖北大學,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等建立了產、學、研多院校合院校合作體系,強化技術團隊建設,每年拿出利潤的10%作為研發專項經費。
施耐德日盛的一大特色是合同能源管理:為客戶提供整體托管服務,整合水力系統、電力系統、熱力系統、動力系統以及制冷系統的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進行專業化的設備維護保養、節能改造、能效評估與監測、節能投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綜合服務業務。
對于施耐德日盛的全國性網絡布局,楊春錢早已心中有數:一個中心(總部),兩個市場(國內,國外),三級經銷網絡(辦事處、代理商、經銷商);營銷通路建設和售后服務網點設置到每個縣級城市,做到“就近管理、跟蹤服務、全程監管”。他的目標是,在2015年使公司的技術輸出收益和服務性收益超過制造及設備銷售收益。
面臨的需求:希望政府搭臺進行跨行業溝通
記者走訪時發現,為了建立健全公司信息化網絡平臺,施耐德日盛在各方面都有著強力的支撐:有內部溝通AM軟件,辦公OA軟件,物料、財務、生產等全套ERP(U8)軟件,CRM客戶關系管理軟件,PDM技術管理軟件,獨立自主開發的GPRS物聯網軟件等等一應具全。
據悉,在2010年,施耐德日盛就專門建立了“GPRS物聯網研究中心”,次年其“物聯網遠程監控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便獲得了《上海市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支持。日前,施耐德日盛提供的GPRS物聯網技術項目也參與了“上海市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的物聯網板塊專題規劃方案”。
針對于行業特點,通過施耐德日盛物聯網托管平臺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可以實現車間及設備的實時診斷監控,繼而委派專家提供人工解決方案。
楊春錢向記者表示,去年參加了中小企業版組織的幾場銀行家與企業家的見面會,收獲頗多,希望這樣的活動越來越多,可以為行業與行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多些互動和交流,得到多行業的資訊和信息,從而發掘更多的合作機會。而施耐德日盛也把“成為全球最卓越的空氣系統提供商”作為企業愿景,為用戶提供優質純凈的空氣系統設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