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在《能源和環境科學》下一期刊印的一篇論文中,美國能源部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員將介紹一種低成本、穩定、有效的催化劑,可以取代氫氣生產中成本高昂的鉑。這種催化劑由可再生大豆和大量鉬金屬制成,能夠以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的方式生產氫氣,可潛在地提高氫氣這種清潔能源的使用率。
該研究在Brookhaven化學家Wei-FuChen的指導以及JamesMuckerman、EtsukoFujita和KotaroSasaki的帶領下進行,已得到參與該研究的高中學生Shilpa和ShwetaIyer的極高贊譽。
Muckerman表示:“論文報告從該研究項目的‘硬科學’開始說起,結論是這一氫氣催化劑性能最佳、不含任何貴金屬,甚至比塊狀鉑金屬更優”。
該項目從Brookhaven小組的研究延伸到使用日光來研發替代燃料。其最終目標是找到能夠直接使用太陽能,或通過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能將碳氫化合物燃燒、水和二氧化碳的最終產物轉化為碳基燃料的方法。這一過程被稱為“人造光合作用”,模擬植物將同樣材料轉化為能量(糖類)的過程。其中一個關鍵步驟是拆分水或水電解。
Sasaki解釋說:“通過將液態水(H2O)拆分為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可以將氫原子再生為氣體(H2)并直接用作燃料。我們從儲量豐富的材料中尋求一種商業可行的催化劑用于水電解,結果確實讓人驚嘆”。
這種氫氣生產方式可以幫助科學家實現其最終目標。
Brookhaven化學部人造光合作用小組組長Fujita認為,通過使用太陽能產生的氫氣氫化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來生產含碳燃料,這種方法的前景非常光明。
但在目前最有效的水拆分過程中,將鉑用作主要的催化劑材料成本太高,經濟上不可行。
通過證明低成本鉬與碳相配對有潛在效益的試驗,以及使用氮提供質子交換膜水電解單元中所需的耐腐蝕、酸性環境,Brookhaven團隊已確定一些有用的線索。
學生們首先尋找豐富且低廉的碳、氮來源,然后將它們與鉬鹽放在一起做化合測試。
據Chen敘述,聽說要使用日常生活中的類似材料來解決現實能源問題,學生們感到很興奮。該團隊測試了大量來源,包括生物質葉子、莖、花朵和豆科植物,特別是高蛋白質物質,因為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氮的豐富來源。高蛋白大豆被證實效果最佳。
制作催化劑的過程是:首先將大豆研磨成粉末,在水中將粉末與鉬酸銨混合,然后在惰性氬氣環境中對樣品進行干燥和加熱處理。Chen解釋說:“隨后的高溫處理(滲碳)誘導鉬和大豆中的碳、氮成分發生反應,生成碳化鉬和氮化鉬。這一過程非常簡單、經濟,且對環境無害”。
單獨材料的電化學測試顯示,碳化鉬用于將H2O轉化為H2很有效,但在酸性溶液中不穩定;氮化鉬具有耐腐蝕性,但用于氫氣生產效率不高。但這兩種材料的納米結構混合物卻很活躍、穩定,即使在高酸性環境下測試500小時后也是如此。
研究人員將鉬-大豆催化劑(MoSoy)的高活性歸功于復合材料中碳化鉬階段和氮化鉬階段的協同效應。
論文還介紹了在Brookhaven的國家同步光源(NSLS)實驗室和功能性納米材料中心(CFN)對新催化劑進行的結構和化學研究,并進一步提供這一新型催化劑的高性能細節。
“在起催化作用的鉬中心附近,如果存在氮原子和碳原子,可以促進從水中分離氫氣的反應過程”,Muckerman說。
科學家還將MoSoy催化劑固定在石墨片進行測試,該方法已被證實可在電化學設備(例如電池、電容器、燃料電池和水電解器)中改善催化劑性能。利用高分辨率傳輸顯微鏡,科學家可以觀察被固定在2D石墨片上的MoSoy納米晶體。
在性能方面,固定在石墨片上的MoSoy催化劑超越了純鉑金屬。雖然不如后者活躍,MoSoy的高性能已大大激勵了人們的士氣。
Sasaki解釋說:“MoSoy納米晶體在石墨片上直接生長可以增加強對偶混合材料與親和、無縫電子傳輸通路的形成,從而加快來自催化劑的氫氣的化學解吸附電子傳輸速率,進而減少化學反應所需的能量”。
科學家目前正在進行一些附加的研究,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催化劑與石墨的反應本質,探索進一步提升其性能的方式。
在論文中,作者還附上了兩個學生的結論:“該研究明確論證了通過可控固態反應,可以將鉬等廉價、儲量豐富的金屬轉化為催化劑。MoSoy催化劑的制備非常簡單且可輕易擴大。其長期耐久性和超低資金成本可滿足其用于大型設備的先決條件。這些發現打開了利用廉價生物質和過渡金屬,來生產電催化反應催化劑的新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