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綜合生產能力將達到2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萬輛。
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配套設施網絡和產業支撐體系,電動汽車實現成熟的市場應用,形成2-3個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廣東成為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均達到國際前列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該規劃提出大力發展廣東LNG與電動新能源汽車,但考慮LNG汽車銷售的成熟度更高,今后將是當前市場最現實的選擇,LNG汽車銷售企業、上游零部件企業及基礎設施建設的上市公司有望獲益。
規模技術雙升級
近年來,社會資本對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力度明顯加大,整車、關鍵零部件及配套基礎設施全產業鏈投資超過400億元。目前廣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規模和技術水平均位于全國前列,2011年,廣東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總產值47.2億元。電動汽車產能超過2萬輛,各類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近7000輛;各類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年產能超過2.5萬臺套,可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生產需要。
《規劃》提出,到2015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綜合生產能力將達到2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萬輛。到2020年,廣東將建成較為完善的配套設施網絡和產業支撐體系,電動汽車實現成熟的市場應用,形成2-3個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使得廣東成為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均達到國際前列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電動汽車和LNG汽車均是廣東省未來的產業發展重點,但LNG汽車銷售的成熟度更高,仍是當前市場最現實的選擇。在此次《規劃》中,廣東發改委表示,未來LNG汽車領域將重點發展LNG儲罐、LNG汽化器、控制器等。配套設施方面,鼓勵發展LNG汽車加氣設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