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國內汽車的節能補貼扶持范圍有望擴大。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布,其中不僅明確了內燃機的改進目標,還提出要推出相關的經濟鼓勵政策,研究制定推廣節能環保型商用車的財政扶持政策。
《意見》提出,到2015年,節能型內燃機產品占全社會內燃機產品保有量的60%,與2010年相比,內燃機燃油消耗率降低6%-10%,實現節約商品燃油2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0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0%,采用替代燃料節約商品燃油1500萬噸;培育一批汽車、工程機械用發動機等再制造重點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提出了相關的經濟激勵政策。在乘用車節能惠民補貼、農機工業財政補貼等政策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推廣節能環保型商用車的財政扶持政策,帶動高效內燃機的發展。另外,《意見》指出,“研究完善節能環保型內燃機產品有關稅收減免政策;完善老舊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促進農業機械節能減排;對內燃機產品提前達到節能減排相關標準的企業,在企業技術改造、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能力建設和科研開發等方面研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
據了解,從2010年6月開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先后推出六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推廣目錄,凡是消費者購買目錄上節能汽車都能得到每輛3000元的補貼。國外汽車寡頭們為了抓住商機,爭先恐后把先進技術引入中國,而國內自主車企也加大了研發的力度,這些都加快了中國汽車的技術進步和汽車節能減排的步伐。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政府之前對乘用車的排放標準管理得非常嚴格,例如北京市實施了京Ⅴ標準,但在商用車、重型車方面,管理的強度不夠。“《意見》的出臺表明政府將機動車排放標準的管理范圍和力度進一步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