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破碎機引來國外客戶參觀
廢棄電子產品的處理是困擾全世界的一個難題。所謂的電子垃圾是指已經廢棄的或者不能再使用的電子產品:報廢的電視機、淘汰的舊電腦、舊冰箱、微波爐、廢棄的手機、印刷線路板、廢舊電池等。廢棄電子產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所含材料環境危害性較小的產品,如電冰箱、洗衣機、等;另一類是所含材料對環境危害較大的產品,如電腦主板、電視機的顯像管、廢舊電池、印刷電路板、廢舊硬盤等。
電子垃圾回收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主要的處處理步驟:1)拆解:機械性拆解和加工破碎等工序;2)分選:用機械、物理或化學方法將不同性質的材料分離出來;3)提純:把材料恢復到能夠再生利用的狀態。
從80年代開始,德國、瑞典、瑞士等歐洲國家就開始對電子廢物的綜合利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致力于手工拆卸和金屬富集工藝技術的開發。1991年德國提出了“七部分創造”的手工拆卸方案。目前德國建有年處理21萬噸電子廢物綜合利用廠,其工藝流程為:電子廢物-手工拆卸-破碎-篩分-分選-金屬富集體深加工。
在電子垃圾回收工藝流程中,破碎環節是最關鍵的環節之一。為了準備進行下一步篩分,電子垃圾必需粉碎成20mm或更小的顆粒,這種粉碎設備過去只有歐企業能夠生產。最近,廣東省中山市一家留學歸國人員創辦企業成功研制出應用于電子垃圾粉碎的雙軸強力粉碎機,技術和質量達到了意大利同類產品的水平,為電子垃圾回收項目破碎環節提供了可靠的設備。這家企業的名稱叫中山斯瑞德環保設備,其電子垃圾粉碎機是該企業采用德國技術,針對電子垃圾物料硬度較高,需要采用經熱處理的耐磨合金材料制造刀具,其粉碎原理結合了撕裂、敲打和剪切等粉碎作用力,達到粉碎效率高,出料顆粒均勻的效果。斯瑞德字推出這款電子垃圾粉碎機以來,已有巴西、以色列、新加坡波蘭等國的有海外朋友得知中國工廠制造電子垃圾粉碎機,不顧千里趕來中國參觀了電子垃圾粉碎機的工作全過程,紛紛贊揚made in China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德國同行的水平。
據斯瑞德工程技術人員跟巴西等國的朋友交流得知,南美的電子垃圾進行回收場的作業過程是先對電子廢物進行破碎拆解,破碎后分揀重金屬進行提純,他們每天的處理量達20噸,每小時產出達3噸,斯瑞德的電子垃圾粉碎機完全能滿足他們的要求。目前,一臺日產量達30噸的電子垃圾粉碎機已經在巴西平穩運行了三個多月。
據了解,電子廢棄各國環境構成了很大威脅。歐洲大多數國家都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回收體系。在美國,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產業鏈已經形成,有500多家公司參與其中,主要分為專業化固廢處理公司、有色金屬冶煉廠、塑料再生企業、以及電子產品原產商(OEM)和經銷商等。可以預見,電子垃圾粉碎機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