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凡做過銷售的人,都會有這樣一個感受:客戶的討價還價就象一支美麗卻讓人心碎的戀曲,永遠伴隨自己左右。從集貿市場幾毛錢的小菜生意到工商企業間上百萬的巨額交易,買賣雙方總難免為成交價格糾纏不休:買方在貨比三家后總是要求物美價亦廉,賣方則唇干舌燥地宣稱物超所值自己虧本,以爭取更高的成交價格;買方動輒以價高為借口“移情別戀”向賣方說“再見”,賣方為了挽留客戶“芳心”,最終還是永痛割“利”……。討價還價,市場上似乎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價格情結,是生意人永遠的一種痛。要想有效地規避這種痛楚,我們可以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先發制人,想討價欲說還休
在業務洽談之前,我們可以向對方言明,我方的供貨價格已經“定死”,并且因為種種原因不能下調,希望對方能理解。把“丑話說在先”,堵住客戶討價還價之口,使之想還價卻不能還價,收到一種先發制人效果。
我們在商場、專賣店以及其他的一些營業場所,經常看到這樣一些告示性的標語:“平價銷售,還價免言”如果有人在購物時想還價,其營業員會很禮貌地指出:“對不起,我們這里不還價”。這樣,輕松地避免了與客戶討價還價的一場口舌之戰。
除了象這樣以表明經營規則來防止客戶討價還價之外,我們還可以參考下面兩種先發制人的方法:1、向客戶說明影響價格定制的因素,比如原料配方獨特、加工工藝先進、廣告促銷有力等,表明“高價”原因,讓客戶感知確實是一分錢一分貨,物超所值;2、表明運作這一品種自己同樣沒有賺錢,完全是看在與某某廠家多年的老關系上方接下這筆業務,希望這次客戶也能幫幫忙,照顧照顧;并向他表明一定會在以后其他品種的合作上加以彌補。
當然,實施這種“先發制人”的辦法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產品本身過硬,很時興,很走俏,銷勢很好,不會因為價格高低而直接影響到顧客的最終購買。否則,會拒客戶于千里之外。
二、察顏觀色,審時度勢把價報
要想有效地規避客戶的討價還價,巧妙地報價十分關鍵。這里就涉及到客戶的分類、報價的方式、時間、地點的選擇等一系列的問題。
第一、分清客戶類型,針對性報價
對那一些漫無目的不知價格行情的客戶,可高報價,留出一定的砍價空間;對不知具體某一品種的價格情況,但知該行業銷售各環節定價規律的客戶,應適度報價,高低適度在情在理;而對那些知道具體價格并能從其它渠道購到同一品種的客戶,則應在不虧本的前提下,盡量放低價格,留住客戶。總言之,就是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報不同的價格,“到什么山上喝什么歌”。
第二、講究報價方式
在報價方式上,我們應注意三點:A、報最小單位的價格。例如啤酒報價,我們通常報1瓶的價格(一塊五角),卻不報1件的價格(三十六元),正是這個道理。因為整件報價不易換算成單價,而且整件價目大,一時之間會給人留下高價的印象。B、報出平均時間單位內相應的價格。比如:曲美(一種減肥藥)一盒285元,很多人會嫌其售價太高,這時,我們可以跟其細算一下,一盒三十粒,可服三十天,平均每天只須花9.50元;和同類產品平均每天要十幾元相比,還是劃算。C、不報整數價。多報一些幾百幾十幾元幾角幾分的價格,盡量少報幾百幾十這樣的價格,一來價格越具體,越容易讓顧客相信定價的精確性;二來我們可以在客戶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將零頭作為討還一個的籌碼,“讓利”給對方。
除此之外,讓客戶先行報出可以承受的進貨價,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探價報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