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國家
能源局網站發布“關于印發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印發對象單位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發展改革委(能源局),
國家電網公司、
南方電網公司,各有關能源企業,水電水利規劃總院,各可再生能源學會、協會。
1. 此前市場預期2015年光伏裝機上調至40GW,此次規劃目標仍然維持之前的21GW(分布式10GW,電站10GW,光熱1GW),低于市場預期。
規劃提出:到2015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GW以上,年發電量達到250億千瓦時。重點在中東部地區建設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10GW。在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太陽能資源和未利用土地資源豐富地區,以增加當地電力供應為目的,建成并網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10GW。以經濟性與光伏發電基本相當為前提,建成光熱發電總裝機容量1GW。(詳見后頁表格)
2. 這一規劃結果盡管低于市場預期,但也在情理之中。
從政府的角度看,不可能現在提出40GW的數字。理由之一:按照目前的造價,需要5000億元的投資,每年1000億元,錢從哪里來?理由二:即使按照政府補貼計算,40GW約合500億度電,按照目前1元/kwh的上網電價和0.3元/kwh的火電上網基準電價,國家每度電補貼0.7元/kwh左右,也需要350億元,目前可再生能源基金共200多億元,風電生物質能用掉了一百多億,根本沒錢補光伏。
3. 我們判斷未來市場發展必然突破這一規劃。
原因是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度電補貼和單位造價都存在較大的下降空間,到2015年前后度電成本有可能降至0.5元/kWh以內,度電補貼降至0.2元/kWh以內。
4. 大型地面電站與分布式系統并重,“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30個新能源微網示范工程。
在去年8月我國發布光伏上網標桿電價以來,國內光伏電站建設始終以西部大型并網電站為主、分布式金太陽項目為輔的形式發展,隨著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提升,并網和發電消納的問題將逐漸顯現,本次規劃重點提出“大力推廣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建設新能源微網示范工程”即為解決光伏發電中長期并網難題的重要措施。從裝機目標看,規劃也將分布式系統的地位提升到了與大型電站相同的高度。
5. 提出“完善太陽能發電市場機制、建立合適的電力運行機制”等配合規劃實施的關鍵保障措施。
目前來看,我國的電網經營機制和配套基礎設施的相對落后,是推廣自發自用為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最大障礙,本次規劃重點強調電網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的完善與創新,也再次體現國家對分布式光伏應用的重視和鼓勵。
6. 提出“加強運行監測考核”,有利于我國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質量和運行效果的提高。
附:國家能源局有關印發太陽能光伏發電“十二五”規劃通知:http://zfxxgk.nea.gov.cn/auto87/201209/t20120912_1510.htm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