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槐蔭公園二期工程和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破土動工。兩大工程一個是我市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加快推進“兩型社會”示范區建設的一項重點公益性項目,另一個是推進我市“兩型社會”示范區建設、促進市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兩大工程的開工建設將為我市打造水鄉園林城市、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改善城區生態環境和惠及市民生活提供更多助力。
作為我市的重點項目,槐蔭公園二期工程已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十二五”規劃的十大重點項目之一,是孝感建市以來政府投資規模最大的園林綠化項目。槐蔭公園二期的建設將對孝感“四城同創”起到推動作用,是加快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建設、中華孝文化名城建設和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的重要基礎性工程。
與槐蔭公園二期同天開工的污水處理廠項目是我市今年的另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孝感城區污水處理廠工程于2004年經省發改委批復建設,設計總規模為21萬噸/日,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7萬噸/日已投入正式運營。自投入運營以來,設備設施運行穩定,水處理效果優良。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將改善我市城區水生態環境,是我市惠及市民生活的一項環保工程和民生工程。
解讀:
污水處理廠:
徹底解決孝感城區污水問題
水,是全社會工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水生態環境,也與市民的生活質量休戚相關。啟動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城區污水處理水平,全面改善城區水生態環境,對于我市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促進市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改善市民生活條件,意義重大,效果顯著,影響深遠。
我市城區污水處理產項目從2006年啟動建設,分兩步建成,分別于2007年11月、2009年5月投入正式運營,到2009年已建成7萬噸/日處理能力。一期工程自建成投入運營以來,設備設施運行穩定,其出水水質一直優于設計標準,在全國政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和財政部、環保部的歷次視察和專項檢查中,均得到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每年可處理城市生活污水2550萬噸以上,為我市順利完成各年度的減排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一期7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已經遠不能滿足需要;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我市“兩型社會”示范區建設發展,加快構建“水鄉園林城市”,經過市委、市政府認真研究和審慎決策,決定啟動二期工程建設。
二期工程建成后,城區污水處理規模將達14萬噸/日,年處理生活污水超過5100萬噸,污水處理率達到100%,使我市節能減排和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步入全省同等城市的前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