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鋒威硅業有限公司一期年產1500噸多晶硅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這一順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利好項目,預計到今年九月份投入試生產。
這里是地處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的內蒙古鋒威硅業有限公司年產1500噸多晶硅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工地。這是今年自治區工業重點項目之一。項目建設副總指揮趙寶泉:“咱們多晶硅項目是去年9月份開工建設的,總共是1500噸的規模,總投資計劃是12個億。1500噸的規模是分兩期,第一期計劃在9月份完工、試生產,第二期到明年。目前的工程進展情況來看吶,主體工程基本上是完工了,馬上就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這個產品主要是以出口為主,售價現在能賣到70萬到80萬元。咱們主要設備那些塔呀、管道全是不銹鋼,指頭這么粗的管都是不銹鋼的。因為咱們將來產品是講究純度的,鐵銹那些東西要影響產品質量,所以對設備要求、工藝要求是很嚴很嚴的。像我們這種生產在全國也是很少的幾家。”
多晶硅是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光伏材料,據有關專家預測,光伏市場對多晶硅的占有率在90%以上。隨著信息技術和太陽能產業的飛速發展,全球對多晶硅的需求增長迅猛,市場供不應求。多晶硅材料的生產技術長期以來掌握在美、日、德3個國家手中,形成技術封鎖、市場壟斷的狀況。我國多晶硅的自主供貨存在著嚴重的缺口,95%以上多晶硅材料需要進口,供應長期受制于人,已經危及到多晶硅下游企業的發展,成為制約我國信息產業和光伏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同意建設多晶硅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這對緩解中國多晶硅需求主要依賴進口現狀、促進光伏產品成本降低都具有標志性意義。
記者采訪的內蒙古鋒威硅業有限責任公司一期年產1500噸多晶硅項目,盡管是在金融危機到來之際上馬的,但美好的產業前景,無疑會為這一項目帶來巨大利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