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計劃”環資項目——“城市群大氣復合污染綜合防治技術與集成示范”重大項目12日在京通過驗收,項目成果將為控制PM2.5污染物提供前瞻性和基礎性的技術支持,為區域性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提供應對策略。
據項目專家張遠航教授介紹,該項目突破了大氣復合污染防治的關鍵技術,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創性的技術成果,包括大氣復合污染關鍵污染物檢測技術與設備、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立體監測網絡、多尺度高分辨動態污染源清單與可視化平臺等,部分技術和產品(軟件)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已在全國城市群大氣復合污染防治進程中起到了引領與示范作用。
據了解,該項目以區域大氣復合污染防治和環境決策的技術需求為主線,瞄準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的國際前沿,開發基于我國區域大氣復合污染控制特征的共性技術,選擇珠江三角洲為典型示范區,在珠三角構建了“區域空氣質量立體監測預警體系與示范平臺”和“區域空氣質量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兩大標志性成果,全面支撐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
中國環境科學院副院長柴發合說,大氣復合污染的區域調控和決策支持技術作為研究和解決區域復合大氣污染問題的決策支持工具,發展和集成了環境科學、大氣科學、環境經濟學等學科的最新進展,為這些學科的發展起到了推動和開創作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