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云南省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工作會議暨第三批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啟動儀式在文山縣舉行。第三批小水電代燃料工程計劃投資10159萬元,在文山二河溝、彝良芭茅、滄源南令河、盈江挖苦河、新平縣挖窖河等地建設5座電站,總裝機1.55萬千瓦,可使16664戶農民以水電代柴,保護生態。
據了解,云南省在國家支持下,積極實施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先后在劍川、騰沖、潞西、紅河、香格里拉等10個縣的金沙江沿岸、“三江”并流自然保護區等生態重點保護區啟動了一、二批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生態電站10多座,5.7萬農民實現以水電代柴,每年少砍薪柴3.6萬多立方米,項目區內5萬多畝退耕還林面積、30多萬畝森林植被得到保護。今年啟動的第三批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將進一步探索市場化運營模式,建立完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分設的管理體制,保證代燃料農戶享有代燃料電量使用權,農戶也負有保護森林植被、不再砍伐森林,改善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
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以及有關州、市、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共計100多人參加了會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