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系統節能減排目標沒能完成,第四季度節能壓力較大。節能任務欠賬主要原因在于六大高耗能行業方面。企業應縱觀行業發展,尋求節能突破點,以期完成節能目標。
工信部負責人近日透露,2011年的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系統節能減排目標沒能完成,第四季度節能壓力較大。
被高耗能行業連累 三季度工業節能不及格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稱:“今年前三季度按單位工業增加值的能耗完成了2.56% ,全年目標是4.5%,而此前三個季度應該完成3.4%。”苗圩表示,節能任務出現欠賬的主要原因在于六大高耗能行業受需求的牽引增長較快。
苗部長所說的六大高耗能行業是指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六大高耗能行業用電絕對量占第二產業用電量的三分之二,占全社會用電量的近二分之一。
可以看出,石油、冶金和電力行業耗能最大,用電最多。這些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行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他們的一些小小的進步,所能造成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視。所以,若想更好的完成十二五規劃中的節能減排目標,首先應該在這樣的巨頭行業上找突破,而不是丟西瓜撿芝麻,為國民經濟發展留下禍患。但其實,對于節能這件事情,對各行業來說都有一些共通的地方。
縱觀行業發展 找尋節能突破點
眾所周知,自19世紀下半葉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隨著電磁感應、磁電效應的發現,發電機、電動機的廣泛應用,電力逐步替代蒸汽成為工業領域的主要能源和動力的來源,并逐漸滲透到生產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如今工業與科技的高速發展,不可再生資源的不斷枯竭也正將人類推向對能源利用的深刻思考與反省中。也正以為如此,“節能”二字才越來越火,也越來越難做到。
要節能,就要求企業要縱觀行業發展,找尋新的節能突破點。
比如放眼宏觀,從更大的視角審視企業的運作,實現企業的系統化信息化管理;或者注重細節,從不起眼的地方查缺補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目前已經出現了一類新的行業,很多企業以向各工業企業提供節能產品和服務為業,研發生產節能設備并承接節能改造項目,從根本上解決耗電、浪費以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國家方面也很支持此類企業的發展,并相繼推出各種政策以示支持。愛社科技、西門子等一批節能企業在這方面都表現得很出色。愛社科技還提出了一種“從源頭到末端的整體節能”的系統節能理念,將壓縮空氣系統集中化管理,實現了壓縮空氣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為企業的節能減排提供有力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東西,對待他們的態度比這些東西本身重要得多,比如對節能。
“節能”,可以是一項任務,但是,我們更希望這能成為一項事業,一種堅持,一個信念。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