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地源熱泵之前,我先來了解一下地源熱泵與空氣源熱泵的優缺點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地源熱泵具有與天具來的優點。
地源熱泵同空氣源熱泵相比,有許多優點:(1)全年溫度波動小。冬季溫度比空氣溫度高,夏季比空氣溫度低,因此地源熱泵的制熱、制冷系數要高于空氣源熱泵,一般可高于40%,因此可節能和節省費用40%左右。(2)冬季運行不需要除霜,減少了結霜和除霜的損失。(3)地源有較好的蓄能作用。
地源熱泵系統的分類及其各自的優缺點
1)Groundwaterheatpumps,GWHPs地下水熱泵系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深井回灌式水源熱泵系統。通過建造抽水井群將地下水抽出,通過二次換熱或直接送至水源熱泵機組,經提取熱量或釋放熱量后,由回灌井群灌回地下。
其最大優點是非常經濟,占地面積小,但要注意必須符合下列條件:水質良好;水量豐富;回灌可靠;符合標準。
2)(a)Horizontalground-coupledheatpump水平埋管地源熱泵系統(b)Verticalboreholeground-coupledheatpump垂直埋管地源熱泵系統。(a)和(b)兩種方式都歸屬于Ground-coupleheatpumpsGCHPs(地下耦合熱泵系統),也稱埋管式土壤源熱泵系統。還有另外一個術語叫Groundheatexchanger地下熱交換器地源熱泵系統。這一閉式系統方式,通過中間介質(通常為水或者是加入防凍劑的水)作為熱載體,使中間介質在埋于土壤內部的封閉環路中循環流動,從而實現與大地土壤進行熱交換的目的。
對于垂直式埋管系統,其優點有:較小的土地占用,管路及水泵用電少,其缺點是鉆井費用較高;對于水平式埋管系統,其優點有:安裝費用比垂直式埋管系統低,應用廣泛,使用者易于掌握,其缺點有:占地面積大,受地面溫度影響大,水泵耗電量大。
3)Surface-waterheatpumps,SWHPs地表水熱泵系統。通過直接抽取或者間接換熱的方式,利用包括江水、河水、湖水、水庫水以及海水作為熱泵冷熱源。歸屬于水源熱泵方式。
其優點有:在10米或更深的湖中,可提供10℃的直接制冷,比地下埋管系統投資要小,水泵能耗較低,高可靠性,低維修要求、低運行費用,在溫暖地區,湖水可做熱源,其缺點有:在淺水湖中,盤管容易被破壞,由于水溫變化較大,會降低機組的效率。
4)Standingcolumnwellheatpumps,SCW單井換熱熱井,也就是單管型垂直埋管地源熱泵,在國外常稱為"熱井"。這種方式下,在地下水位以上用鋼套作為護套,直徑和孔徑一致;地下水位以下為自然孔洞,不加任何固井設施。熱泵機組出水直接在孔洞上部進入,其中一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下進入周邊巖土換熱,其余部分在邊壁處與巖土換熱。換熱后的流體在孔洞底部通過埋至底部的回水管被抽取作為熱泵機組供水。這一方式主要應用于巖石地層,典型孔徑為150mm,孔深450m。
該系統適用于巖石地質地區,該地區巖石鉆孔費用高,而與巖石直接換熱,大大提高換熱效率,節省鉆孔、埋管費用。須得注意分析具體地質情況,做好隔熱、封閉、過濾、實際換熱量測算等具體工作。
5)鍋爐/冷卻塔與地下埋管相結合的混合型地源熱泵系統:適用于空間小,不能單獨采用地下埋管換熱系統的建筑或內外分區冬季有大量可利用的排熱的建筑物,冷卻塔和閉環式系統相結合制冷,節省成本;事實證明該系統是高效率、低費用的。
它的補充熱源有水地源、太陽能、電鍋爐、城市熱網……,額外排熱由冷卻塔或水地源來解決。其系統的設計需要詳細計算各季節的散熱與排熱及總的中和后的散熱或排熱量來選擇熱源和冷卻塔。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