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地熱作為一種新興的采暖方式,以其健康、安全、衛生、環保、節約等優點正迅速走進千家萬戶。
一、水暖改地熱常用的方法
(一)暖氣與地暖供回水溫度設計
暖氣的供回水溫度一般是95/70℃,地暖的供回水溫度不能高于60/5O℃。如果整個小區是暖氣采暖,只有某一層想改造地板采暖,為確保加熱盤管使用壽命,通常做法是在供回水進戶處增設板式換熱器(不常用)或混水降溫裝置,把采暖系統高溫水置換成低溫水,不應直接將地暖管與采暖供回水管道相接。
(二)阻力平衡方法
如果一個戶型建筑面積為100平方米,二室一廳住宅,設計水平單管串聯暖氣,阻力大概1kPa左右。如選用外徑16mm,內徑12mm,長度為100m的塑料管,流速0.25m/s,摩擦阻力為91.5Pa/m,考慮局部阻力修正后是3.5kPa。通過以上的粗略計算,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地暖的阻力要比暖氣大很多。如果盲目在原暖氣系統增設加熱盤管,可能導致循環水壓力不足。熱水循環不起來,地暖系統當然也就不熱了,室內溫度難以保證。因此,建議增設混水恒溫裝置,通過循環
泵強制循環。如果增設混水裝置時,由于難以估算原暖氣片系統阻力,選擇循環泵過大時有可能影響其他采暖用戶。建議在循環泵增設一個旁通,如果阻力大不能滿足地暖系統,應開循環泵,反之,滿足地暖系統,可以利用市政熱網壓力。
(三)地暖加熱管設計時應注意每路都不宜超過120米
從以上計算得知,地暖盤管越長,阻力越大,選擇循環泵時揚程越高,用電量就越大,運行費用越高,對一個住戶來說是不經濟的。另外,一組集分水器上的各個環路的地暖盤管長度不要相差太大,以免水力失調,造成有的環路熱,有的環路不熱。一般各個環路長度差不要超過10%。地暖室溫傳熱由下而上逐漸遞減,給人以腳溫頭涼的良好感覺。人腳血液循環較慢,容易受凍,地暖先暖腳后暖身子,下熱上涼,促進循環,和傳統取暖方式由上至下散熱相比,地暖不會讓人產生燥熱困乏感覺,符合身體保健原理。并且地暖節約能源,很多家里裝地暖的用戶都有這種感覺,地面溫乎的,但是室內溫度感覺很高,有時候甚至需要開窗通風降溫,而同樣的溫度采用暖氣的供暖方式會明顯感覺室內溫度低,地曖內60攝氏度的水溫和暖氣近九十度的水溫產生的采暖效果相當,如果是家庭采暖,地暖無疑會有很大的經濟優勢。
現在地暖普及較多,相比較下來成本低,和暖氣基本持平。但供熱的水有雜質,如果用戶私改供熱設施,卻不采取過濾等措施,雜質容易堵塞管道,影響供暖效果。這種改造不但會影響到周圍鄰居家的供暖溫度,也會給自家帶來高額的罰款。
二、暖氣改地暖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裝修過程中應熟悉地暖結構,對地暖系統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
(二)不得私自進行拆卸或改動系統。
(三)地暖區域內嚴禁鉆孔、打眼、釘釘子等。
(四)地暖區域地面不得承受2t/m2以上的荷載及O.2kgf/cm2, 以上的壓強。在重物堆放區、搭設的腳手架支腿及手推車等與地面接觸部位,應支墊硬質木板,增加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使地面承載滿足使用的要求。
(五)禁止采用加設木龍骨架空木地板的施工方法,以免影響系統散熱,損壞地暖結構層中的管材。
(六)用戶如需要鋪設木質地板,應盡量使用粘合式木地板、拼插式木地板及人造復合地板。
(七)如地下管道系統出現滲漏,可先將分水器上各水路
閥門關閉,并及時請物業管理部門或暖氣施工單位進行處理。
(八)設計供回水溫度暖氣采暖的供回溫度一般是95/70℃,或85/60℃。地暖的供回溫度不能高于60℃。如果整個小區是暖氣采暖,就本棟樓是地暖采暖,通常做法是加換熱器,把高溫水置換成低溫水,不能直接接在小區采暖熱力管線上的。如果只是某一家改成了地暖,同樣不能把戶內采暖系統接在小區采暖熱力管線上。必須經過“降溫”后才能使用。通常的做法是增設一套混水裝置。
(九)戶內阻力與其他熱用戶的阻力平衡問題。
(十)在設計地暖盤管的時候,注意各路都不宜超過120米。
(十一)為了方便分室調節,最好一個房間一個環路,這樣容易做到分室調節。在保證熱的基礎上進行分室調節才有意義。
(十二)在改造之前最好取得相關資料,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負荷計算和水力計算。
地熱采暖有其優點的一面,比如:節省空間、干凈衛生;但并不是所有建筑和家庭都適合,家庭采用地熱采暖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跟風性。地熱采暖大體分二種,一種是水暖地熱,將金屬管,塑料管等埋人混凝土樓板中靠燃煤、燃油、燃氣
鍋爐或電鍋爐提供熱水采暖。另一種是電熱地熱采暖,將發熱電纜埋入混凝土樓板中,靠220V電來直接加熱或蓄熱采暖。從理論上說熱空氣從下向上升,腳熱全身熱是正確的。地熱采暖非常適用于大廳、游泳池、食堂等面積較大且無遮蓋的地面,適用于水泥地面和瓷磚地面。
三、地熱采暖存在的自身缺陷
(一)能耗加大。先暖樓板,再暖房間,能耗至少加大三分之一。而且有一部分能耗暖的是樓下的房頂。
(二)室溫較低。散熱片是安裝在窗下,起到冷熱隔離作用,而且熱量直接散發到空氣里,比地熱取暖效果要好。
(三)安全隱患。地暖埋在地板里,好比埋個定時炸彈,一旦發生老化或漏水后果不堪設想。
(四)不好檢修。散熱片在房問中便于檢修,容易查找冷熱或循環原因。地熱就不那么容易了。
(五)供熱不均衡。地熱采暖循環、溫度情況不好檢測,同時采用散熱片或地熱兩種方式,會造成供熱不均衡。
(六)對地面材料要求較高,地面材料選擇范圍較小。
地熱采暖最適宜的地面材料是地磚,地面材料選擇范圍變小,在居民住宅,地熱只適用于衛生間和廚房,因為臥室、客廳、書房里有很多家具,這些家具一方面阻礙地熱熱量散出;另一方面家具下面溫度較高也會使家具變形、損壞。
地熱采暖的地面不能鋪置實木地板,因為安裝龍骨的水泥釘會損壞水管和電纜,由于水管和電纜下面有隔熱層,地面水泥層不能與樓板結構層結合,所以密集的水泥釘會使地面水泥層開裂、破碎。而且實木地板長時間經地熱烘烤會產生收縮和變形。地熱采暖的地面鋪置復合地板也有很大問題,大家知道鋪置復合地板下面必須鋪一層泡沫塑料層,但這個泡沫塑料層是隔熱材料,會嚴重阻礙熱量散出,如果不鋪泡沫塑料層,復合地板的使用壽命會大受影響。
現在一些開發商盲目選用地熱采暖,沒有考慮結構強度和安全問題,如果建筑施工質量再打點馬虎眼,就等于給整幢建筑埋下重大隱患。總之,每種產品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用戶在選擇采暖方式時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利弊,慎重從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