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我國對焦化行業實施“準入”制度,焦爐煤氣的綜合利用成為煉焦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一些大型的煉焦企業建設了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大型煉焦企業綜合利用焦爐煤氣找到了新方法。但中小焦化企業生產規模相對較小,焦爐煤氣產量少,成本優勢不明顯,多家企業聯合又困難,影響了焦化企業對焦爐煤氣的綜合利用。
一、焦爐煤氣生產LNG的技術特點
1) 可以省去甲烷轉化工序,大大節省投資成本。
2) 由于新工藝擁有獨立的循環制冷系統,操作彈性非常大,適應性強,運行穩定。
3) 產生的氫氣可以利用氫氣鍋爐為全廠提供動力和熱力,這方面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有經濟實力的企業還可以配套合成氨等裝置,相對投資少,效益更高。并隨著氫氣利用技術的日益發展可以生產液氫產品等。
4) 產品市場好。預計未來1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呈爆炸式增長,201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1000×109 m3,產量約800×109 m3,缺口將達到200×109 m3 ;到2020年天然氣需求量將超過2000×109 m3 ,而產量僅有1000 ×109 m3, 50%將依賴進口。
5) 整套方案中工藝流程短,操作簡單。處理量1 ×106 m3 /d的生產裝置,只需要40~50操作工,非常適合中小型焦化企業對焦爐煤氣的綜合利用。
二、焦爐煤氣生產LNG聯產氫氣工藝路線
液化天然氣是天然氣經過預處理,脫除重質烴、硫化物、二氧化碳、水等雜質后,在常壓下深冷到-162℃液化制成,液化天然氣是天然氣以液態的形式存在,其體積僅為氣態時的1/625。天然氣液化后可以大大節約儲運空間和成本,運輸方式更為靈活,而且提高了燃燒性能。隨著低溫分離技術的發展,LNG的原料氣已經多元化,煤層氣(礦井瓦斯)、合成氨放散氣、焦爐煤氣等富含甲烷的氣體都可以作為LNG的原料。
1、工藝流程簡介
焦爐煤氣綜合利用制取LNG裝置由焦爐煤氣升壓粗脫硫、脫苯、脫萘及焦油、有機硫水解催化轉化、脫二氧化碳、精脫硫、脫水、膜分離脫氫、預冷、液化精餾、LNG儲運、氮氣循環制冷系統、氫氣回收利用和公用工程等單元組成。
焦爐煤氣經加壓粗脫硫后進入預處理過程,在此除掉煤氣中的苯、萘及焦油等雜質后,壓縮至較高壓力后進入水解脫硫工序,經水解脫除硫化氫,并利用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除掉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后,經吸附過程脫掉殘余硫化物、汞、水分、高碳(C5以上化合物)即可進入膜分離裝置。經過膜分離裝置的焦爐煤氣組分主要為甲烷、還有少量H2、N2、CO。經過膜分離裝置得到的焦爐煤氣降溫至-170℃后,進入低溫精餾塔,液態甲烷將在精餾塔底部排出,裝入液態甲烷槽車。H2、N2、CO等將從精餾塔頂部抽出,復熱后送蒸汽鍋爐燃燒以產生動力用蒸汽。整個系統的絕大多數冷量由一個閉式氮氣膨脹制冷循環或氮氣甲烷混合物膨脹制冷循環提供。
對膜分離產生的高純氫氣,進行綜合回收利用,以下方案可以選擇。
方案一:氫氣直接進入氫氣鍋爐,產生蒸汽,為脫碳、脫水單元再生提供熱量,推動蒸汽輪機,為原料氣壓縮機和循環制冷系統壓縮機提供動力,以及全廠供暖,從而大大降低生產能耗。
方案二:利用氫氣生產液氫產品,從膜分離得到的純氫壓縮后進入PSA純化,以得到99.999%的高純氫,這部分氫作為原料氫進入液化冷箱,首先進入液氮槽降溫至70K,在此溫區進行一次正仲氫轉化,轉化后的氫氣進一步被冷卻到30K后減壓進入液氫儲槽,在此過程中再進行一到兩次正仲氫的轉化。制冷系統采用氫作為制冷循環工質,利用膨脹機膨脹制冷。
其他:也可以根據工廠的經濟實力將氫作為化工原料生產新的化工產品。
2、 焦爐煤氣低溫分離生產LNG的優勢
1) 運輸成本優勢。原來的LNG生產廠由于靠近天然氣氣田,而市場大多在內地,所以運輸成本不可忽視。而焦化廠大多在內地,接近市場,運輸成本將大幅降低。
2) 能耗方面優勢,雖然原料氣中含有大量的氫氣、氮氣等,但是在液化之前,大部分氫氣將被提前脫除,不參加甲烷低溫分離,所以能耗不會很高,如果采用MRC制冷流程,能耗還會進一步降低。另外,工藝中氫氣被回收利用作為大機組的動力,不僅解決了氫氣的綜合利用, 而且大大降低了綜合能耗。
3) 原料成本優勢。天然氣液化采用的天然氣井口價格在0.9元/m3左右,美國現在井口價已經達到1.99元/m3,而焦爐煤氣的價格相對比較低,生產成本主要是能耗成本,所以生產出來的LNG在價格上也非常有競爭力,即使將來LNG工廠生產能力變大,相對于以天然氣為原料的LNG廠也有很大的優勢。
4) 政策方面的優勢。國家大力支持節能減排,鼓勵企業對焦爐煤氣綜合利用。另一方面2007年8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式頒布《天然氣利用政策》,明確表示“禁止以大、中型氣田所產天然氣為原料建設液化天然氣項目”,限制了天然氣液化廠的建設,減少了市場的競爭。
三、經濟分析
1) 投資分析。經過綜合的估算,建設一座LNG產量為10×105 m3 /d的液化分離工廠,投資大概在15000萬元左右,主要設備有原料氣預處理裝置、原料氣壓縮機組、原料氣凈化裝置、膜提氫裝置、液化冷箱、氮氣壓縮機、膨脹機、LNG儲罐、公用工程及其全廠控制系統,氫氣回收部分由選擇的回收方案來確定。投資僅相當于甲醇項目的一半。另外當處理量較小時,可以采用往復壓縮機組,節約設備投資,但是運行成本相對會提高。
2) 收益分析。根據含氧煤層氣液化成本核算,液化成本在1.0元/m3(如果將機組改為蒸汽輪機,液化成本還可進一步降低),目前LNG出廠價按照2.5元/m3計算,這樣利潤在1.5元/m3左右,年利潤約4950萬元。收回成本時間約3年。所以焦爐煤氣綜合利用制取LNG項目在經濟上是可行的。
四、結論
在大型焦化企業興建焦爐煤氣制甲醇、化肥項目的同時,對于生產規模在百萬噸以下的中小型煉焦企業也應該積極想辦法,提高中國煉焦企業對焦爐煤氣的綜合利用水平。利用焦爐煤氣生產LNG是中小型煉焦企業綜合利用焦爐煤氣的一個好方法,具有相對投資小、產品市場好、風險低、能耗低、裝置操作彈性大和投資回報率高等優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