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青島)由中國能源網攜手中國企業投資協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中國沼氣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舉辦的以“關注改革 倡導節能 推動分布式能源快速發展”為主題的“2011中國分布式能源國際研討會暨展覽會”8月23日在青島隆重開幕。
在23日下午進行的“清潔能源的分布式應用及發展趨勢”分論壇中,中國沼氣學會秘書長李景明就“分布式沼氣能源系統的發展現狀和趨勢”議題進行了精彩演講。
李景明表示,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生物質能資源占全球第一。包括農作物秸稈、薪材、畜禽糞便、生活垃圾和工業有機廢渣廢水等,僅農作物秸稈和林業廢棄物每年就有近7億噸生產量,畜禽糞便年排放量30億噸;可用于開發能源植物的邊際土地達2億公頃;估計可開發利用總量約8~10億標準煤。
他指出,目前我國戶用沼氣的發展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自2000年至2009年底,全國農村戶用沼氣池由763萬戶增至3507萬戶,年均年增長36.0%,是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戶用沼氣每年可以為農戶提供124億立方米的沼氣,以及大量沼肥;農村戶用沼氣池的建設規模和使用量居全球之首,是利用技術最成熟、涉及人口最多、效益最突出的可再生能源領域之一。
李景明表示,到2010年,全國農村戶用沼氣總數要達到4000萬戶,占適宜農戶的30%左右,年生產沼氣155億立方米;新建規模化養殖場和小區沼氣工程4000處,年新增沼氣3.36億立方米;到2020年,全國農村戶用沼氣總數發展到8000萬戶,普及率達70%。建大型沼氣工程總量達8000處以上,沼氣年利用量達到440億立方米。
他表示,雖然我國沼氣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面臨發展的困境。如原料來源單一;工藝選擇傳統落后;功能和應用單純;綜合利用不普及;管理不專業和規范等;影響了沼氣發展的整體效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