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充分有效利用生物質能源,中山斯瑞德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留學歸國研發人員創辦企業成功開發出用于生物質能源原料粉碎的大型破碎機 ,技術和質量達到了意大利同類產品的水平,填補了這方面的國內空白。 該破碎機還可以用于餐廚垃圾破碎和垃圾堆肥破碎。
我國擁有豐富的農作物秸稈、香蕉桿、木瓜樹等這些生物質原料的來源。過去,農民將這些原料用于燒火煮飯和堆肥,現在化肥便宜了,燒火都用上煤餅和液化石油氣,所以很多這類生物質原料被就地焚燒或當做垃圾運至填埋場。就地焚燒帶來灰塵和煙霧污染問題,垃圾填埋又占用填埋場空間,這些都是不好的處理方法。實際上,生物質原料是一種很好的可再生替代性能源。在我們國家重視太陽能和風能的開發之后,國家現在也開始重視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沼氣屬于新能源中的一種,主要成分與天然氣相同,可以制成生物CNG(壓縮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或民用燃氣,也可以用于發電。在世界上,德國和意大利是應用生物質原料產生替代性能源的先進國家,中國雖然生物質原料來源豐富,但是在大型沼氣項目建設方面才剛剛起步。以海南省為例,海南島就像一個巨大的“太陽能收集器”,生物質原料來源廣泛,數量巨大,具有發展新能源沼氣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戰略規劃中,新能源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而新能源的構成中沼氣又是重要部分,此外海南省擁有完善的貫穿全島的天然氣管網系統。香蕉桿、芭蕉葉、菠蘿葉、木瓜樹等廢棄植物性生物質原料都可轉化成沼氣用于驅動汽車、發點和蒸汽鍋爐。以香蕉桿為主要原料的大型沼氣工廠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在海南建成。
據報道,海南省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在全島開發、投資、建設及運營18個大型沼氣項目,這些新能源(沼氣)產業化項目所用的有機原料來源包括市政生活污水、香蕉桿、有機生活垃圾、豬糞、水果加工殘渣等。目前第一個示范項目已經選用海歸創業企業,中山斯瑞德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的雙軸剪切式破碎機將生物質物料碎成小塊,再利用現代生物發酵工程技術產生沼氣,在處理有機質廢棄物的同時,把沼氣作為能源商品進行生產和銷售。
據該示范性項目的負責人介紹,為了能讓生物質原料快速并充分地分解為沼氣,必須先要將所有生物質物料破碎成小塊。而當初由于找不到合適的國產破碎機,項目成計劃從德國引進這種設備,這樣必將令項目的預算大大增加,在熟知中山斯瑞德可以生產這種生物質垃圾破碎機后,該示范性項目的負責人大喜過望,馬上與斯瑞德公司聯系并現場試機,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至此,海南首個大型沼氣示范項目終于落實了所有關鍵性設備的來源。 另外,該項目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首個車用沼氣應用示范項目已落戶澄邁縣老城開發區,占地30畝,一期建設產能將達到2萬標準立方米/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