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西部開發辦有關人士透露,《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一些項目將面臨調整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其中多處提及四川發展中的具體事項。昨日,四川省西部開發辦有關知情人解讀了相關內容。他認為,《意見》的出臺,說明發展西部符合擴內需保增長的長期需要。“西部地區應該成為國家新的發展動力”。
將探索生態補償機制
“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被放在《意見》中的第二點。西部地區千呼萬喚的生態補償機制也在探索之中。”省西部開發辦這位知情人透露,國家發改委已經就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進行了調研,“國家很快將出臺進一步深化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意見。生態補償將在其中占不小的篇幅。”
隨著生態環境日益被重視,關于生態補償的爭論日漸激烈。作為能源、資源輸出的大省,四川大量地向東部地區輸出電力、天然氣、礦產等資源,也不可避免地需要治理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2007年3月,在第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四川代表團就提出了制定《資源環境補償條例》的聯名建議。由于種種原因,生態補償機制遲遲沒有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寫入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對四川今后生態環境改善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意見》中要求逐步建立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氣的開發、綜合利用和外輸基地。四川天然氣產量可觀,大部分西氣東輸,但川內“氣緊”。省西部開發辦表示,正在擬定相關意見報送國家,爭取在西部大開發的下個十年中,四川在天然氣使用上獲得更多政策傾斜。
災后重建規劃進行中期評估
全面完成《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任務,在《意見》中被單獨作為一個大項。“這部分內容與我們目前的實際相符。”知情人說。《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涉及32000多個項目。記者了解到,受余震、建設加速等因素影響,其中的一些項目將面臨調整。
“國務院的汶川地震恢復重建工作協調小組專門開了3次會討論災后重建,在第三次會議上,明確了規劃中涉及的項目調整,由省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有的項目將被取消,有的項目可能擴大或壓縮規模。”知情人透露,國家發改委已經邀請第三方,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以了解災后重建一年半以來的進度、效果。
目前,省西部開發辦正在起草《進一步在我省推進西部大開發的發展思路》,將詳細規劃2010~2020年四川的產業發展、環境保護等,以作為西部大開發第二個十年的總體藍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