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因用電需求增長較快,少數地區電源、電網建設相對滯后,以及電煤、來水等不確定因素共同影響,今年我國內地大部分地區電力供需偏緊,預計夏季高峰期華東、華北、南方供需缺口較大。
這條信息讓國人內心一怔。今年前第一季度的電力供需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這個預測。應對這種偏緊情勢,國家發改委特提出三條主要舉措:一是要求強化生產管理;二是要求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三是大力推進替代發電,鼓勵高端能源替代低端能源。
這不能說不是化解電力緊缺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打破風電入網瓶頸。
一方面,電力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大量的風電生產能力卻因風電上網難而被迫閑置。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風機吊裝容量為4182萬千瓦,其中并網容量僅為3107萬千瓦,這讓人難以理解。
問題究竟在哪?西北電網甘肅酒泉風電基地因橋西第一風電場35千伏電纜饋線電纜頭三相短路故障,導致598臺風電機組脫網,損失出力84萬千瓦。有專家據此認為,這次事故暴露了我國風電發展存在問題:設備企業還沒有完全掌握風機制造和風電廠控制的關鍵技術,風電棄風問題越來越突出,運行管理制度沒有建立,風電廠規劃建設和電力系統協調得還不夠。。眾所周知,風電發展已非一天兩天,技術上、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再多再難,關鍵還在于重視不夠。從電力發展高度加以重視,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真研究,入網難是可以解決的。
可喜的是我國風電發展中存在的運行安全和入網難等問題,已引起國家能源局的重視,要把風電的并網和運行作為我國風電發展的核心問題,從政府管理、風電場運行、風電設備性能和電網調度等四大方面著手加以解決。讓更多風電上網,是解決電力供需偏緊的一劑良方。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