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按照每年每畝6元的測算標準對禁牧牧民給予補助,按照每年每畝10元標準實施人工種植牧草良種補貼
今年中央財政下達我省資金9.6億元。截至目前,省財政已下撥三州補助資金5.7億元
中國低碳網訊 7月5日在成都舉行的全省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動員布置會傳出消息,四川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全面啟動,9月底前牧民可領取補貼資金。
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是繼2003年實施退牧還草工程以來,國家為促進牧區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的又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從今年開始,全國8個主要牧區省份將全面建立該項機制,通過實施禁牧補助和草畜平衡獎勵、對牧民給予生產資料綜合性補貼等支持政策,基本達到草畜平衡、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草原增綠、牧業增效、牧民增收目標。
四川是全國第五大牧區,擁有天然草原2.45億畝,其中可利用草原占全省草原總面積的78.3%。按照部署,今年我省將在三州境內48個縣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包括草原禁牧補助7000萬畝、草畜平衡獎勵14200萬畝、牧草良種補貼860萬畝、牧戶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及畜牧良種補貼。
補獎:
中央財政下達我省資金9.6億元
據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中央財政安排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專項資金達136億元,其中下達我省資金9.6億元。省財政廳將隨著政策的實施和鋪展,安排配套資金,“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草原生態保護方面安排資金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補貼內容最多的一項政策。”截至目前,省財政已下撥三州補助資金5.7億元。
按照政策,中央財政將按照每年每畝6元的測算標準對禁牧牧民給予禁牧補助,禁牧封育5年為一個周期。對禁牧區域以外可利用草原實施草畜平衡,按照每年每畝1.5元的測算標準對未超載和履行超載減畜計劃的牧民給予獎勵。
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人工牧草種植,中央財政將按照每年每畝10元標準實施人工種植牧草良種補貼。對2009年底統計的已承包草原且仍在從事草原畜牧業生產的純牧戶,按照每年每戶補貼500元標準對牧民生產所用柴油、飼草料等生產資料給予補貼。為增加牧區畜牧良種補貼品種,在對肉牛和綿羊進行良種補貼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政策覆蓋范圍,將牦牛和山羊納入補貼范圍。
兌付:
9月底前須發到牧民手中
對于牧民最關心的補獎資金兌付問題,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已要求三州嚴格按照補助標準,及時足額發放補助資金。在有農村金融網點的地方,補助資金通過“一卡通”發放到牧民,無網點的地方,將現金直接發放到牧民,各地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將補貼資金發放到牧民手中。
目前,省財政廳會同省畜牧食品局制定的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初步確定,州、縣財政部門設立補助獎勵資金專賬,下設禁牧補助、草畜平衡獎勵、牧民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牧草良種補貼和績效考核明細賬,實行分項核算,確保專款專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